第112章 改头换面(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孟子问:“戴什么帽子?”

陈相答道:“戴白绸的帽子。”

孟子问:“是自己织的吗?”

陈相答道:“不,用粟米换来的。”

孟子问:“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陈相答道:“因为妨碍干农活。”

孟子问:“许子也用锅碗瓢盆做饭,用铁质农具耕种吗?”

陈相答道:“是这样的。”

孟子问:“自己做的吗?”

陈相答道:“不,用粟米换来的。”

孟子说:“农夫用粟米换取锅碗瓢盆和农具,没有损害瓦匠铁匠,瓦匠铁匠用他们的产品来换取粟米,难道损害了农夫吗?况且许子为什么不亲自当瓦匠,铁匠?为什么不放弃把各种器物储备在家里随时取用的生活方式呢?为什么许子要一件一件地和各种工匠做买卖?为什么许子这样不怕麻烦?”

陈相答道:“各种各样的工作,本来就不可能一边种地一边干的。”

孟子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孟子说:“难道治理天下的工作,就是能够一边种地一边来干的吗?有官吏的工作,有百姓的工作。只要是一个人,各种工作的产品对他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每件东西都要自己制造才去使用,那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

之后就是经典的劳心者和劳力者的论断。

孟子提出了一个科学的论断,人类社会需要分工。

概括起来就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封建社会像曹硕这样的脑力劳动者,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曲解为:

脑力劳动者是社会的管理阶层,社会职责就是将秩序强加在体力劳动者身上,保证社会生产和生产资料的分配。

体力劳动者,他们是受剥削受压迫最严重的社会群体。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的架构,由上至下,将体力劳动者们,压在金字塔的最底层。

统治阶级躲在圣贤们的身后,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劳动成果。

用笔墨纸砚、刀枪剑戟维护着统治的合法性。

杨行秋想要反驳这种谬论办法有很多。

不如就用解放儒学试试。

“叔父所言劳心者,孰过于先王乎?尧和万邦,舜定四时,禹疏九河,有诸?”

曹硕听着杨行秋的话,没有表态。

上古三皇五帝的贡献是家喻户晓,当然没有人敢反对。

顾缨、陆梨、朱拯、张靳也没有意见。

“尧王天下,茅茨不翦,采椽不斫。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禹勤勉沟洫,手足胼胝,过门不私。犹不为己忧,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

“圣人云,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望诸位慎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