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人自甘拿钱办事,谁不愿凭诗扬名(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清欢眉头一皱,今天哪来的这么多杠精?
而在一旁的范思诚看着这些接二连三跳出来踩苏清欢的人,也不由眉头微皱,这些人收钱了还是怎么的。
而看到这一幕,韩伯当的脸上露出了微不可察的笑容。
让苏清欢无语的是,先别管他们说的对不对,可是他这还念都没念完呢!
“不论各位有什么意见,等在下念完这诗,再提也不迟。”苏清欢抬高声音说道。
什么,还没念完吗?
刚才这些急吼吼发表意见的人,听苏清欢已经念了八句,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高论。
他们想当然的按照律诗的句数去判断,以为苏清欢已经吟完,但苏清欢明明前面说了这是一首拟乐府诗。
这些人互相望了望,纷纷拿起酒杯掩饰自己的尴尬。
场面再度安静下来,苏清欢幽幽吟道: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当听到这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论是懂诗的文人骚客,还是不懂诗的,都怔住了。
就连刚刚几个挑刺的人也不由放下酒,咂摸咂摸嘴。这样的句子,这样的诗,让他们也受到了感染。
刚刚竟然挑这样一首诗的刺,可真是该死,他们心底不由懊悔,今天这钱真不该拿的啊。
这就是绝顶诗词的共情能力,不分雅俗,不论水平,都会被狠狠地撩拨心弦。
霍青璇听到这句也不由一呆,普普通通的几个字,组合出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感染力。
她恨不得让苏清欢把这句诗删了,让她来写。
霍青璇不知道的是,关于这千古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还真有一桩“你删了,让我来发”的公案,这句诗更为作者招来了杀身之祸。
据说当时刘希夷在写完这首《代悲白头翁》后,先将自己的这首诗拿给他的舅舅,也就是着名的诗人宋之问看。
宋之问这人在诗坛的地位颇高,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写出过“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样的诗句。不过宋之问虽有才华,但人品有点一言难尽。
传言宋之问一直想成为武则天的男宠,甚至曾经写诗大胆示爱,可惜武则天嫌弃他有口臭。宋之问知道这事儿后,成天刷牙,上朝的时候口里也要含着母丁香,可惜最后也未能如愿得到武则天的宠幸。
当宋之问看到外甥写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后,他实在是喜爱的不得了,意识到这句诗必足以千古传唱。
他知道刘希夷这首诗还未给别人看过,就乞求刘希夷把这句诗让给他。
开始刘希夷答应了下来,但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刘希夷还是把这首诗原原本本地传扬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