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战国七雄之魏国图强(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词曰:

烽火连天魏帜飘,武卒雄阵霸图骄。西河盛景梦难消。

变法图强初震世,纵横失策渐萧条。大梁遗恨暮云遥。

魏氏一族的起源,可追溯至那久远的时代。毕公高,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因其封国于毕地而得姓。然而,西周末期的战乱如汹涌波涛,毕国不幸亡于西戎的铁蹄之下,毕公高的后裔们也随之沦为平民,在历史的洪流中沉浮。

毕万,正是毕公高的后代,他心怀壮志,不甘平凡。在春秋初期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毅然投奔了晋献公。毕万英勇善战,智谋过人,很快便在晋献公的麾下崭露头角,受到重用,晋升为大夫。

华夏历2036年,是魏氏一族命运转折的一年。晋献公因毕万的赫赫军功,将魏地封赏于他。当此消息传来,众人皆惊叹不已。卜偃更是为其占卜,断言此乃大吉之兆:“万”乃盈足之数,“魏”同“巍”,有高大雄伟之意。得此封赏,实乃符合天意。天子拥有兆民,诸侯管辖万民。以毕万之福大命大,魏氏必定会越来越兴旺发达。从此,魏氏一族正式在魏地开枝散叶,生根发芽。

华夏历2041年。魏犨,作为魏氏新一代的杰出人物,跟随晋国公子重耳踏上了流亡他国的艰辛之路。这一路,风雨兼程,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与挑战。

重耳流亡在外,颠沛流离,身边的追随者们也历经磨难。然而,魏犨始终忠心耿耿,不离不弃,用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多次保护重耳脱离险境。无论是在荒野中遭遇盗匪,还是在敌国的威胁下,魏犨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将重耳的安全视为自己的最高使命。

漫长的流亡岁月,没有磨灭魏犨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辅佐重耳成就大业的决心。他陪伴着重耳走遍各国,见识了世间的冷暖与权谋的争斗。在这过程中,魏犨不断成长,不仅武艺更加精进,更学会了谋略与政治的周旋。

终于,华夏历2061年,苦尽甘来,重耳返回晋国登上大位,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深知自己能有今日,离不开魏武子等忠臣的生死相随。他念及魏武子多年来出生入死,保卫自己周全,册封魏武子为晋国大夫。魏武子由于从晋文公重耳出奔,与狐偃、赵衰、贾佗、先轸被称为五贤臣之一,功劳甚高,为魏氏在晋国奠定了更深厚的根基。

然而,命运的波澜从未停止。华夏历2065年,城濮之战爆发,这是一场决定晋楚两国霸权归属的关键战役。魏犨在城濮之战中,犹如一头勇猛的雄狮,率领着晋国的将士们冲锋陷阵。他身先士卒,堵截楚国败兵,以一当十,重创楚军。他的怒吼声响彻战场,令楚军闻风丧胆。

但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魏犨和颠颉却因对晋文公的约束感到不满,擅自进攻了曾帮助过晋文公的僖负羁。此举无疑是对晋文公权威的挑战,晋文公得知后怒不可遏,决定处死两人,以正军纪。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魏犨深知自己犯下大错,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他在紧急时刻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晋文公见他仍有可用之力,且念及过往功绩,最终免去他的死罪。然而,颠颉却未能幸免,成为了这场风波中的牺牲品。

同 年,在晋国的大地上,魏犨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的儿子魏悼子肩负起了家族的使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时光荏苒,魏悼子也最终离世,魏昭子魏绛成为了魏氏家族新一代的领袖。

华夏历2128年,晋国的朝堂上气氛凝重。魏绛站在殿堂中央,目光坚定而诚恳,他正准备向晋悼公提出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主张——和戎。

此时的晋国,虽然国力强盛,但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却从未停歇。那些游牧民族时常南下侵扰,成为了晋国边境的一大祸患。多年来,晋国对他们的策略只有武力讨伐,从未有过和戎之说。

晋悼公坐在高位上,眉头紧皱,当听到魏绛的和戎提议时,他当即表示反对:“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在悼公看来,戎狄之人贪婪且不讲情义,唯有通过武力征伐,才能保得边境安宁。

魏绛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言辞恳切地向悼公陈述了和戎的“五利”。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主公,戎狄荐居,贯货易土,土可贾焉。他们常年游牧,轻视土地,却重视财货。我们正可利用此习俗,与他们开展贸易。如此一来,既能互通有无,又能为国家增添财富。”

晋悼公微微动容,但仍未完全被说服。

魏绛紧接着说道:“再者,边鄙不耸,民押其野,穑人成功。若能与戎狄修好,不再有战争的烽火,百姓便能安居乐业,不再担惊受怕。田野之上,农夫们能够安心耕种,农业生产必然繁荣,国家的粮仓将会充实,这是国之根本啊,主公!”

悼公的神色稍缓,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魏绛继续慷慨陈词:“还有,戎狄若能事晋,四邻振动。周边诸侯见我们能使戎狄归顺,必然对晋国的威望心生敬畏。在诸侯争霸的局势中,这将产生极大的威慑作用,使他国不敢轻易对晋国有所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