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元鼎三年,河西走廊成型,诸王的选择(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刘胥13岁。匈奴单于伊稚斜在生命的尽头缓缓闭上了眼睛,他的离去让整个匈奴部落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然而,生活仍需继续,伊稚斜的儿子乌维勇敢地接过了父亲的重担,成为了新的单于。这一刻,他肩负着整个匈奴族的未来和希望。

与此同时,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博望侯张骞也离开了人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勇气和智慧为汉朝带来了无尽的荣耀。张骞的离世让人们深感惋惜,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汉武帝决定追封张骞之子张棉为边将,希望他能继承父亲的遗志,守护边疆的安宁。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武帝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设立天水郡和安定郡。这个举措意义重大,意味着河西走廊终于彻底形成。从此以后,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通道将成为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长达1000多千米,是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因其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汉唐以来,河西走廊成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一条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今河西走廊仍是陆路联系亚欧大陆、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走廊”。

河西走廊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地表以荒漠和半荒漠为主。冰雪融水和河流对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人口分布以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历史悠久,是我国西北内陆着名的灌溉农业区之一。

河西走廊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绿洲仅占总面积的17.4%,其余为荒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多风沙;每当风起,把大量的粉砂吹到空中,形成扬沙或沙尘暴天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河西走廊贯通之后,如同一道天然屏障般横亘在西羌诸部族与匈奴之间,彻底断绝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自此以后,汉使如潮水般涌入西域,与西域诸国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相互交通往来。

武帝下令在汉高祖长陵附近兴建一座新城,将诸位外封的王爷赐予宅邸安置其中。刘胥的宅邸也位列其间,但要完全建成尚需时日。

上次诸侯王中有三分之一选择了外封,他们大多来自南方地区,包括楚王、吴王、长沙王、淮南王、淮阳王以及庐江王共六位。武帝特别准许他们各自组建一支规模为 人的军队,同时提供相应的军备,这些军备会在他们离开大汉疆土时于边境进行交接。此外,除了军队人员之外,他们还可以带领不超过十万人自愿追随者一同离去。

这些诸侯王都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势力,武帝并未给予他们额外的物资补贴。实际上,限定十万人的数量也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因为这个数字基本能够满足他们的亲属以及军队家属的需求。此外,这些诸侯王被允许保留一支族人为王陵守陵,而王陵周围三里范围内的土地则归他们所有,用于供奉他们自身以及修缮王陵之用。

留在国内的诸侯王不出几代,那些诸侯手中的势力得以瓜分,而且越来越少,这样以便于国家的统治,并且这个做法也让诸侯不敢违背国家的意愿。

对人民的影响也非常大,原因是诸侯手中的势力被瓜分,他们手中的势力根本就不能和国家相抵抗,以便于国家对诸侯的统一管理,从而诸侯就不敢在封地胡作非为,百姓也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决定离去的诸王嘲笑留下的那些人目光狭隘短浅,而留下的诸王则认为那些抛弃国内奢华生活去受苦的人简直就是傻瓜,一时间众说纷纭、纷纷扰扰,彼此之间充满了嘲讽之声。

那么,刘胥这段时间又在做什么呢?原来,他正在努力地补课。由于前往建章营时耽误了太多的课程,如今的他每天都要悲催地补习,以赶上进度。他早起晚睡,十分辛苦,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另一边,霍去病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汉武帝也下令让他做好准备,随时可以与卫青一同出征匈奴。然而,当朝廷得知伊稚斜去世的消息时,已经错过了出兵的最佳季节。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刘胥在辛苦补课的同时,也关注着朝廷的动向。他深知霍去病的勇猛,期待着他再次出征,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此时,霍去病也在积极训练士兵,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他思考着战略,计划着如何在战场上给匈奴致命一击。

正当众人都在为未来筹划时,补的差不多的刘胥找到汉武帝,想去大司农学习农业知识。汉武帝欣然同意了刘胥的请求,并嘱咐他要好好学习农业知识。刘胥兴致勃勃地来到大司农府,开始了他的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