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从武宗灭佛看会昌中兴(1)名君还需良相辅(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唐武宗李炎是晚唐时期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他在位时间不长,仅有不到六年。
但就是这短短几年时间,他在能臣李德裕的辅佐下,以雷霆之势一举击破回鹘,迅速平定了昭义军叛乱,使得穆宗以来日趋衰微的国力实现了短暂复苏。
他在战争中所呈现出来的睿智果决,令人拍案叹服。若不是英年早逝,说不定真能收复被吐蕃侵夺的河湟十八州,实现大唐真正意义上的中兴。
任何一个人都是多种矛盾的聚合体,关于他战争中的表现,前文已有较为详实的介绍!那么平时的他是个什么样子?他因何会与李德裕实现君臣之间的完美唱和?他为什么要决意灭佛?又为什么会匆匆离世?
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十七日,皇太弟颍王李瀍(后改名李炎),在宦官仇士良等人拥护下继任称帝,史称唐武宗。
由于武宗登基完全由宦官一手操办,并非出自时任宰相杨嗣复、李珏之意,加之二位宰相施政风格趋于保守,与武宗强势果决的性格不符,不久就被相继免去相位。
九月初一,前宰相、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奉诏入朝,再度出任宰相!
此时的朝中,与李德裕资历相当、威望相近的大臣还有不少,比如李宗闵、牛僧孺等,也都在前朝做过宰相。武宗为什么偏偏选择李德裕为相?这还要从一位宦官身上说起!
李德裕在淮南任节度使时,有敕令征召他的监军杨钦义回朝,人们都传言杨钦义此番定会升任枢密使。
枢密使是晚唐所设官职,由宦官充任,职能上类似于皇帝代言人,可左右国家政策,权力可类比执掌中书的宰相!
消息一经传出,淮南要员纷纷打着送行的由头,采用各种方式向杨饮义表达心意,指望着能攀上这棵大树,日后好托他关照!
与众人的热情奉迎相比,李德裕却表现的非常冷淡,见到杨钦义总是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这让杨钦义深感不满。
一天,李德裕单独邀请杨钦义到府中做客,在中堂设宴隆重款待。吃好喝好后,又送上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杨钦义大喜过望。
不久,杨钦义收拾好行装向长安进发。走到汴州时,朝廷又下了一道敕令,让他重返淮南官复原职。
灰溜溜的杨钦义倒也识趣,一回去就把李德裕送他的东西,一件不少的原物奉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