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游医郑注的逆天之旅(1)名将赏识,命运自此垂青(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守澄找到李愬,对李愬反映郑注在徐州为非作歹,群众意见很大,最好是将他轰走,以免引发将士不满。

李愬笑笑说:“我也知道他的情况,但他确实是个人才,王将军不如与他见个面,如果觉得他不行,咱们再赶他走也不迟。”

王守澄本不想见,但碍于李愬面子,只好勉强接见了郑注,没想到与郑注客套几句便被郑注吸引。

郑注精于医道,必然是从此话题切入,而作为高级宦官的王守澄营养过剩,难免有些痼疾。这个痛点一旦找准,王守澄想不感兴趣都难。

于是,他把郑注请到客厅促膝长谈,两人边说边笑,就这样一直聊到深夜,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意。

第二天,王守澄乐呵呵找到李愬,对李愬说:“郑公此人,果然如您所说,真是个奇才啊!”

这下好了,藩镇两员大佬都认可郑注,郑注在军镇中的权势更大,俨然成了第三号首长。

不久,李愬提拔郑注当了巡官(节度使幕僚,负责查纠军纪),成为幕府之宾。

郑注官做大了,担心当初推荐他的牙将泄露他的卑微过往,便找了个罪名陷害栽赃,让李愬处死了这名牙将。

人一旦交了好运想收都收不住,不久王守澄调回朝廷出任枢密使(掌朝中机密,是宦官中高级职务),走时将郑注带到长安,专门为他在长安盖了栋寓所豢养起来,又找机会将郑注推荐给了穆宗,穆宗对他也很欣赏。

照此节奏发展下去,郑注必然未来可期、大有可为。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穆宗因长期服食含铅量严重超标的金丹,于长庆四年(824年)正月二十二日驾崩,他十六岁的儿子敬宗李湛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