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被阉党挟持的窝囊帝王(1)平定沧景彰显军政才华(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时,为了防止邻近藩镇伙同李同捷抗命,还专门加封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同平章事,享受宰相待遇。

加封卢龙节度使李载义、平卢节度使康志睦、成德节度使王庭凑检校官。

李同捷眼见请托无望,便开始撕破脸皮耍混。七月份,他以军府将士挽留为名拒不受诏,公然与朝廷叫板。

对于这一反叛行为,朝廷态度坚决、反应迅速,征调横海周边的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天平节度使乌重胤、平卢节度使康志睦、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卢龙节度使李载义、义成节度使李听、义武节度使张璠各率本镇兵马讨伐李同捷。

七路大军看似声势浩大,将横海军围了个密不透风,实则是各有想法,没几个愿意认认真真打仗。

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与李同捷的父亲李全略是姻亲,李同捷刚叛乱时还资助过他粮草,后来经过宰相韦处厚的警告,才断绝了来往。

成德节度使王庭凑本就是杀掉主帅上位,靠武力逼迫朝廷认可的逆臣,对朝廷更是三心二意。不但不去攻打李同捷,反而时常在背后搞些小动作,后期更是直接发兵与朝廷对抗。

态度较为积极的只有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卢龙节度使李载义与横海节度使乌重胤三人而已。

武宁军位于江苏徐州,远道而来,心有余力不足。

卢龙军李载义是太宗之子李承乾的后人,地道的皇室宗亲。乌重胤是中唐名将,多次参与讨逆作战,对朝廷忠心耿耿。

因此,剿灭李同捷的重任也就历史性落在了李、乌二人身上。

十月份,乌重胤自横海以南发起进攻,数次击败李同捷,打得李同捷打不着北。只可惜乌重胤此时已近七旬,在戎马倥偬中不幸染疾,十一月初八于军中病逝。

朝廷只得临时换帅,紧急用保义军(河南三门峡、陕西潼关等地)节度使李寰接替乌重胤。

李寰是横海故将,曾于长庆二年(822年)与另外一位将领傅良弼率军坚守博野,抵抗卢龙、成德两镇进攻,因功被朝廷重用,逐步提拔为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