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杨光居然为他们这批人准备了薪资,且数额颇丰,人均五百,刘华心里不由得一紧。要知道,自己姐姐在繁华的江浙沿海工厂里辛劳,月薪也不及此数,于是他略显忧虑地问:“十八哥,你是不是太过慷慨了,你有这么多钱吗?”

“别瞎操心,我现在可是财大气粗!”杨光笑言。诚然,刘华等人平日确实在校学习,但除去正课时间,其余精力皆投入公司,每周工时不下五十,这简直是令人咋舌的强度。照周小文的话说,他们简直是连上厕所都在赛跑。“我严正警告你们,往后每天务必保证八小时睡眠,还得加强锻炼。当然,如果你想将来成为我的‘实验对象’,继续保持现状也无妨。”

刘华或许不明“实验对象”之意,周小文却心知肚明,杨光的宏图必然涉及庞大的数据库构建,而数据的积累,离不开日常的种种实践探索,如小小的感冒,在老人、青年、孩童身上会呈现出何种不同症状。

事实上,杨光接手余氏诊所的初衷,便是为了拥有一所能提供详尽病例资料的医疗机构。与三五零五网络公司的事务告一段落后,杨光才真正得以从繁琐中抽身,接下来的半个月,他将常驻新余氏诊所,坐堂问诊。

诊疗、开方、施针、按摩,工作之余还替李杰邦指导弟子们,这段时间对杨光而言,是极其宝贵的。

未料仅隔两日,一名年轻医生宋郎辰前来,请求道:“杨医生,你能不能跟钱主任说说,调整一下我的排班时间?”

当前余氏诊所内,除却不走寻常路的黎泽韶与杨光,另有以李杰邦为代表的全职医师共十八人,学徒若干,至于专业的护士,则如黎泽韶所言,中医无需特设,学徒足矣。

这样一个规模适中的诊所,自然无法实现所有医师同堂坐诊,而宋郎辰常常被安排与李杰邦同值。“怎么,和我师父一同当值不好吗?”杨光好奇地问,“撇开其他不谈,跟在我师父身边,应能学到很多吧?”

这并非杨光自卖自夸,余氏诊所多数年轻医师均出自黎泽韶门下,然而黎泽韶相较于李杰邦,在医术上稍逊一筹,加之其耗费大量时间于医术之外,其弟子们的医术水平可想而知。眼下有李杰邦这样的高手坐镇,宋郎辰在内的众医师,只要时间允许,便纷纷围至李杰邦左右,或倾听教诲,或观察模仿。

“杨大夫所言极是,若非值班时,我亦乐意跟随李大夫学习,但每当我与李大夫共同坐诊,所有病患都会选择李大夫,而我这边……”宋郎辰面露苦笑。

杨光顿时恍悟,医界普遍存在一现象——经验丰富的老医师总比年轻医师更受欢迎。他曾闻一桩趣事,某大型医院原计划老年与青年医师搭档值勤,本意在于老带新,孰料没过多久,年轻医师坚决不愿与老医师同班,情愿调往夜班。众人疑惑,毕竟该老医师口碑极佳,医术精湛且乐于提携后辈。经一番询问,院方才知晓,并非年轻医师不满老医师,而是只要有老医师在场,他前几乎门可罗雀,反倒是调至夜班,虽病人寥寥,却也有施展拳脚的机会。

此情此景,与宋郎辰面临的困境何其相似。

“明白了,”杨光说,“你先别急着调班,我这就去找师父、院长和钱主任,商讨一下诊所未来的排班方式。”

“这样合适吗?”宋郎辰迟疑。几日相处,众人已深知“宝玉堂”更名“余氏诊所”的原因,此时的余氏诊所宛若武侠门派,创始人余洪开宗立派,而自余洪起,李杰邦与杨光乃正统传人,医术高超,余者皆可视为旁支。

“有何不妥?有问题提出,共同解决,诊所才能更上一层楼,我们的工作也会更舒心。”杨光道。

言罢,他直奔黎泽韶的办公室。

李杰邦到来后,黎泽韶已很少亲自接诊,除担任院长外,他还受聘为西江省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每日赴校授课。此外,他还整理着余洪遗留的医学笔记。在他的推动下,《余氏医疗案例》前三卷销量飙升,出版社正筹备增印三千册。

此刻黎泽韶恰好在办公室,见杨光到来,笑道:“师侄稀客呀,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杨光也笑了,随即讲述了宋郎辰面临的难题。

“你提到的确是个问题,看你的神情,似乎已有解法?”黎泽韶起身道。

“是有个简单的念头,”杨光说,“让师父不再作为主诊医师出现在治疗区,只在宋大夫他们遇到棘手病症时,才请师父出马。”

“想法不错,就是不知你师父愿不愿意,他可是个闲不住的人。”黎泽韶道。

在黎泽韶眼中,李杰邦堪称西江省中医界的领军人物,即便与西医专家相较,亦不遑多让。让如此人物去治疗感冒、发热,实属大材小用。

“找些事情给师父做,比如去医学院讲课,去省一院坐诊,多带些对中医感兴趣的年轻人,促使他尽快完成师祖留下的医案整理。”杨光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