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开禧乱局(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叹不能亲眼见这《美芹十论》之全貌也。”
赵匡胤也觉得可惜,但也明白一点:
“那十论之策足有万言,且后世之论述极为直白,若与其相和恐怕非五万言不可,实难也。”
这倒也是,赵普也明白过来,后世这光幕毕竟还是类似于说书先生,而非是什么学辩。
就如街边的说书先生,会不吝笔墨的去描绘关云长斩颜良时场面有多雄壮,马匹如何威武,铠甲如何艳丽,武器如何锋锐,但对《隆中对》之成败,对《出师表》之蕴意,皆一笔带过一样。
那后世与此时相隔千年,自不会有兴趣仔细研究故纸堆中的一篇平戎之策。
这陆海协同之战法,参谋留其职而去其权的做法,谋断之议,以及称贫者与富贵者所重之不同为哲思之辩等等,他与官家晓之皆倍感新奇。
但于后世来说恐怕皆为稀松平常之事。
毕竟,后世被其时称为“海权时代”,对海疆海师的重视绝可称两千年来之独有。
“其他朕都懂上一些,但这政委是何意?”
赵匡胤饶有兴趣。
此前后世说到那郭进和杨业之死时也说得明白,皆监军一人独断致使与主帅生嫌隙,最终导致监军独权而使勇将战死。
但若说军中不置类似监军的职位,只需往前回看五十年历史便绝难放下心。
如今灭江南唐之事堪称大势已定,赵匡胤便想在伐北汉之前将这军制拿出个章程来,如今后辈对这《美芹十论》的简述堪称是久旱逢甘霖。
但问题是……不太能看得懂。
感受着官家的注视,赵普顿时倍感压力,于是也只能硬着头皮解释:
“政者,治事之策也;委者,当为知悉委从之意。”
“由此看来,其职重在''知''而不在于‘监’,且其职要求是读书识字的文臣,吾妄揣测其职或是令卒知君命。”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赵匡胤思考了一下:
“故而后世之军,将知兵而兵知政?”
只需大略一想,便能知道其中好处很多,比如若是能令士卒清楚知晓宋欲复河北一统华夏之愿,则将出于外也难有叛意,若是能定详细章程,或许能从另一个方向消弭晚唐以来的藩镇之祸。
但显而易见,这项军制的耗费也不会太小,后辈也说了这参谋是要给士卒解释战略目标的,那一军置一参谋显然是不够的,如今天下禁军近二十万,即便百人一置,也需两三千能识文断字晓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