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9章 左右为难(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有心废黜太子的一段时间里,他曾一度将李恪作为储君来观察、衡量,虽然最终因为长孙无忌的谏言,考虑到李恪的前朝血脉,从而将之剔除储君之可能,但是对于李恪的宠爱、欣赏,却并未削减半分。
可以说,诸子之中,最适合当一个好皇帝的,非是太子,非是魏王,而是李恪……
亦是因为身体里前隋之血脉,李恪一身才华不能施展,整日里与工部那些匠人贱籍为伍,这令李二陛下深为自责。
一个富有四海的皇帝,却不得不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沦落到这等地步,有志不得伸展,有才不得济世,实在是失败至极!
现在,李二陛下觉得自己当初真的是失了心智,怎地就能相信大臣们那些个担心吴王在前隋遗臣怂恿裹挟之下打压报复投降李唐的前隋大臣之说?更别说“复辟前隋”那些个浑话了。
已经成为大唐皇帝,傻子才会去复辟前隋!
更何况,李恪身体里固然有前隋之血脉,可更多的难道不是他李二的血脉?
放着老爹一手打下来的江山不去好生继承建设,反而千辛万苦的复辟外祖父的大隋朝?
李二陛下才不信那个“英果类己”的儿子会做出这等蠢事……
现在听了房俊的话,愈发觉得自己有愧于李恪。
这是个好儿子,却因为生在皇家,身为他李二陛下的儿子,不得不埋没了一腔才华,一生碌碌无为,百年之后,史书之上亦只是寥寥几句“吴王李恪,前隋血脉”,如此而已。
这不公平……
心中斟酌一番,李二陛下道:“荆王,汝认为如何?”
话说得不太明白,但房俊理解皇帝的意思。
道:“荆王平素谦逊和蔼,对待朝中大臣亦是宽厚大度,颇有贤王之风,满朝文武,谁不赞一句古之孟尝?”
同样没有明言,但意思表达得很是清楚。
一个宗室亲王,毫无继承大统之可能,却整日里呼朋引伴效仿孟尝之所为,结交权臣、示好武将,难免让人揣测他的真实意图……
房俊甚至李元景在历史上是造反了的,虽然尚未起事,便被镇压。
但是这样一个人若去了新罗,难免搅风搅雨,再联合新罗那边不敢内附于大唐的势力,有朝一日必然要扯起反旗。新罗天高皇帝远,一旦起事,若是想要予以剿灭,将要付出极大的后勤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