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首战(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幸亏入缅甸作战的明军都穿着野战迷彩服,若将士们还穿着铁盔铁甲,在缅甸雨季将寸步难行……
卢象坤不了解缅甸,他也不会发表什么意见,正常行军全靠沐天波,卢象坤只负责指挥作战。
后世二战时,远征军进入缅甸原始森林都无法承受,结果损失惨重,在明朝时期肯定更难走。
若不是大明皇帝给他们最合适的路线图,大明军队前进速度将更加艰难。
明军马匹拖着干粮和帐篷等,艰难地行走在林间小道上,战马不小心踏入稀泥,很容易滑倒。
这种情况,在行军途中时常发生,沐天波没有料到,缅甸的烂路这么难走,甚至比云南的山路还难走许多!
更可怕的是天气忽晴忽雨,刚刚还被大雨淋湿瑟瑟发抖,突然又被太阳暴晒。
夜晚只能在路边休息,士兵们经常是上半身淋着雨,下半身还踩在泥水地里。
一天后,很多士兵开始出现感冒拉肚子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医治,肯定会出现非战斗减员。
幸亏神武皇帝对此早有准备,他们带很多系统兑换后世药物,将士们用药后,很快恢复健康。
沐天波率领的明军如此,但李定国他们那行军要好很多,他们带着的都是轻装备,食品都是各类罐头,目的乃是快速行军,速战速决。
经过一年苦练,他们都熟练掌握火器,已经变成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的队伍。
明军不担心被树枝荆棘刮出伤口,也不担心雨林里感染,他们都有消炎药。
有的路段非常狭窄,将士们趴在马背慢慢过去,行军速度比沐天波他们快很多。
……
缅甸地理环境,几乎都是山地丛林为主。
这种地理环境,对沐天波和卢象坤率领的明军影响非常大,无论是补给路线,还是行军,都造成很大困扰。
当沐天波他们艰辛抵达戛鸠时,驻守的东吁军已经撤走了。
他们撤走时,还抢走所有的粮饷储备,明显是有准备的撤退。
其实,这是东吁军惯用的战术,明军每到一个地方,缅军就会提前撤走。
他们如此做,乃是在考验明军的补给,看明军能坚持多久,等明军虚弱时,给明军致命一击……
为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沐天波和卢象坤商量后决定,留下两个千总驻守戛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