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喜读初中(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了九月一号这一天,我们村约好五个人下午一点出发,带好六天的米,家里给每一顿四两米,六天就七斤二两米,可以吃六天的菜,那就是两个可装一斤炒干的即食咸菜的玻璃矸,装满两矸吃六天。
这样的安排是内宿生历来的惯例。这要结合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一餐才能带四两米,和六天两矸咸莱。有些一餐只有三两米,六天只有一矸咸菜。这就是当年每一个农村内宿中学生的,一个星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我们互相商量好两个人凑铺,一个负责带被单棉被,一个带草席和蚊帐。各带一个木箱子,装换洗的衣服和日常用品。米莱全都装在木箱里,还有锁箱子的小锁头。条件好一点的带个洗脸盆。人人都带一个冲凉洗衣服的桶,各人挑着一担小行旅刚当刚当就出发了。走在往大队林场采茶的路上。
我们五人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爬山越岭,终于望见到我们哪‘漂亮’的学校。走下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到尽头,绕过溪水谭走完一段田埂路,再上一段不陡的坡我们的学校到了。
我们放下行装,再去招生报到处办手续,每人要交七块两毛钱。办完手续老师叫另外一个同学,带我进去有四个床位的宿舍里。我和仓哥共一个床位。进去时己经有两个床位有人住了。
我俩先铺好床,系好蚊帐刚停下,就听到有人叫,大家放米蒸饭了。我俩各自拿出一个搪瓷盆大约放了四两米,就送去厨房那蒸饭的架子上,放好就回到宿舍里。
这四个同学我都不认识,我问同学来自那里?其中一个便反问我来自那里?我想别跟他一般见识,直接回答他来自联太。还告诉他们我叫什么名,这个是我兄弟又叫什么名。
他没反应,连那三个也躺在那里都不支声。他们的反应,内心只能给他四个字不可理喻。这叫成事者不拘小节,生活中不与矮子比高低就是对了。
这个学校位于群山深处的山窝里,三面环山,绕三面山上张望,全是那高大挺拔的松树。半山腰以下是杉木,山窝低处全是挂着果的柑桔树。
下面有一条微小的小溪,潺潺流水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学校周围是满满的田园气息,空气清新。唯一能污染环境的,也只有小鸟在空中飞过时,不小心拉的鸟粪了。
大山里没有喧闹的吵杂声,只有各种鸟类发出的高吭竞技音谱。学校向各类动物全面开放,大有来者不拒之胸怀。没有校门,只见正面有十二间两层楼房,楼下教工宿舍,楼上住学生。左右两边是四个单层瓦屋的大教室,和学生宿舍。这就是我们的农业中学。
不一会我们五个汇集在一起,去各个教室看看,以及看看班级编排自己是那个班,那一年起为响应毛主席‘教育要革命,学制要宿短’的号召。改为小学五年,初高中改为两年制。但初来乍到我们还不清楚读什么书,上什么课慢慢才能明了。尽管如此我们都抱着巳来之则安之的心态。
此时看到学校的挂钟己是五点,也看到有人提水桶去冲凉了,我示意仓哥准备冲凉。他叫我先去,我提着铁桶拿着换洗的内衣内裤,和洗刷用品往冲凉房走去。
那些同学全都提着木桶,唯独自己提着铁桶,自已感到羞愧后悔没听姐姐话,不带木桶。我很快冲完凉,自已带的香皂连头都不敢洗。自已想幸亏香皂还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否则用了它就更不好意思了,更有可能成为杨梅坑的‘瘟疫’。
幸运的是所带的床单未普上去,自已后悔带错了行装,带错了衣服,就连三角短裤都不应该带。但那时我以前的衣服一年多就不见了,自已也长高了不烂也不能穿了,那些筒子短裤也巳踪影全无了。那换洗了的内衣内裤,也只能硬着头皮晒出去,由它去吧。
那年月虽然全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总体上还是贪穷落后。穿全新的还是少之又少,我冲凉回来之后叫仓哥去,我叫他拿铁桶去冲凉,不知道他出于何种考虑,他就是坚持用木桶,那就算了。
他回来之后也有人拿饭回来吃了,我俩也去了厨房,认准了是自己的饭盆,也端回宿舍开始吃饭。反正饭是热的,从矸子挖出大约五十克带来的咸菜,那就得老人常说的叫看菜送饭,这是人独立生活的开始。样样都得计算周全,按计划行事才能稳步前行。
这个时侯就吃晚饭也是第一次,到天亮八点以后才有饭吃,间隔时长十四个小时,饿了怎么办?我们得慢慢适应,适应饥饿,忍受饥饿,学会勒紧裤腰带才是唯一的办法。谁的箱子都没有零食,你家里有你也不敢带,众目睽睽你有也不敢吃。这就是人的本质所在,都有一种互相尊重的因素在。
晚饭后我们一个房的同学在一起聊天,知道后来的两个同学,是蓝坑大队人姓郑。说着反问我是那里人那个,他说是甘茶人,我哦了一声,说他你不说我还以为你来自西伯利亚。
引起大家大笑起来,我说大家以前不认识,为了读书走到一起来了,都是一种缘份。大家都学过毛主席着作‘为人民服务,要做到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亘相帮助。’这样共住在一起才有利于学习和成长。大家都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