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经济流通,老朱懂个毛(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赐座啊!
何等的殊荣,奉天殿赐座啊!
“!!!”
群臣傻眼了!
就这两个谄媚之臣懂啥了?
“佞臣,昏君!”
“咱大明完了!”
朱元璋却是气的够呛。
在他的眼里,这简直就是两个佞臣一个昏君!
他越发的觉得让藩王清君侧这条祖训有多么的重要了。
就是不知道朱高炽手里多少人,清的动吗?
……
【叮!】
【大明国运提升,奖励宿主金矿开采之法!】
【叮!】
【获得大明国运值100】
【叮!】
【已获得国运值1328点】
系统机械的声音适时响起!
……
“另外,整合大明各地的说书摊,书商,招募各地文豪,诗人,小说作家,由朝廷牵头,建立报刊司!”
“报刊司不受任何当地官员的控制,直接对接朝廷!”
“负责从各种渠道收集新闻素材,经过筛选、整理、编辑后,形成时事新闻报道。”
“通过出版报纸,将编辑好的新闻报道呈现给我大明百姓。”
“以及宣传我大明国策,弘扬我大明文化,要做到皇城一切决策,都能够让每位老百姓都知晓。”
“并且还可以发表书籍,鼓励我大明读书人写书创作!”
“报刊司向文人支付一定的稿酬,和文人采取五五分成制度,负责推广发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以及各种文章,例如技术性的文章,简单医术,保养身体,种植技术等等。”
“发行地理,历史,律令……等有利于我大明百姓的出行,文化素养,衣食住行等等的文章!”
“并且朝廷以收入的百分二十比例收税!”
朱高炽,继续说道。
如今大明虽然小说事业也盛行,但朝廷并未整合形成产业链,各地书摊相对于来说属于是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单单偷税漏税严重,而且大明各地的百姓舆论受到当地官员,豪强的把控。
以至于历朝历代,有些政策根本出不了皇城,百姓压根不知道朝廷颁布了什么规章制度!
“不可!”
“绝对不可!”
“你会不会理政,不会理政你给咱下去!”
“不许给咱胡闹。”
“此举简直就是造反的源头!”
“你如此行径,再加上你的科举改革方式,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抨击朝廷国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