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拂袖而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奚名茗和李世民不是李渊,李渊是遇到个反王就杀。窦建德、萧铣、杜伏威等人,百姓口碑越好他杀得越急。李渊主动与李轨连宗,还不是照样杀。

说白了,李渊缺乏安全感,惧怕反王们哪天反过来把他给绑了,还是肉体毁灭更放心。

民心?那玩意有什么用?

李渊最信任裴寂那帮亲贵,和他关系好的,家世强的,说话好听的,这些人最得李渊欢心。

能力如何,不重要。

李渊大言不惭鄙视刘邦,自认李唐王朝比泥腿子刘邦强。

坦白说,李唐要没有李世民,发展指不定不如历史线上的窦建德。

高弘德等人和天策府属官最见不得李渊行事,因此大肆鼓吹刘邦和奚名茗。也不知道被圈,啊,不是,被荣养的李渊听后作何感想。

.

说回冬至祭天礼,皇帝陛下十分心动,然后婉拒。

这年头的祭祀,可不是皇帝烧个香敬个神拉倒的事。

祭坛各种建筑及其设施,得提前进行全面大修葺。从紫微城到郊外祭坛,皇帝祭天经过的各条街道,必须全然修路使其面貌一新。

别提祭天还需屠宰无数牲畜,制作祭品,整理祭器……新朝伊始,很多东西欠缺,冬至将至祭祀迫在眉睫,是不是得花大价钱重造?

建筑大修葺、道路面貌一新……哪一条单独拎出来,奚名茗都能看到背后动用的无数民力。

“别了吧,一场祭祀,浪费的民力物力财力不知凡几,还不如把这些花费赏给前方将士。他们为大夏声誉牺牲良多。”

大夏攻入江陵,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大夏皇帝名声在江南一下子变得金光闪闪。

.

这里说个古代战争常识。

古代军队打完胜仗,默认劫掠一空是对将士的嘉奖,不然打仗动力何来?

讲个原本历史线上的小故事。

《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十九年乙巳,公元645年,唐军攻克辽东,白岩城守军请求投降。

李世民要接受对方投降,李世积不干。

李世积率帅甲士数十人请命,“士卒所以争冒矢石,不顾其死者,贪虏获耳;今城垂拔,柰何更受其降,孤战士之心!”

什么意思?

将士们之所以不怕飞矢流石,拼死打仗,还不是为了收获女人财物?如今城池唾手可得,为什么要接受对方投降?这不是寒战士们的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