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朝廷之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世不过是国家极快迈入工业化进程,广大农民不再单纯依靠土地生存,百姓眼光从土地转移,这才逃过土地兼并。

.

房玄龄和高弘德等人,半年老了不止十岁。

“一旦政府失去对地方强有力的控制,再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也会难以为继。”

丝毫没有皇帝自觉的奚名茗反过来安慰大臣们:“哪怕再过千年,依然有国家动不动被迫进行休克治疗,好不好的就国家破产。”

大臣们投来不理解的目光。

奚名茗这才反应过来,含糊解释道:“所谓休克疗法,你们可以理解为……一切政策包括政府推倒重来。”

想想这话相当不吉利,奚名茗改口道:“一辈人做一辈人的事情。任何王朝走到最后,中央必然对地方控制减弱,人口的发展要么土地不够分,要么该还回来的地因人为原因收不回来……”

好像还是很悲观。

历史上的唐朝崩溃前夕,并不是单纯土地不够分,更不是1430万顷的耕地养不活五千多万的人口。

说到底,执行政策的是人。

“总之,咱们别留什么祖宗之法不可改之类的祖训。时局有变,政策得跟着变。退一万步,还可以开辟新的天地嘛。”

要么提高单位产量,要么内部矛盾向外部转移。

有地图在手,未来两条路,端看后辈们如何走。

.

一个议题过去,另外一个主题继续。

关于定都何处。

长安和洛阳各占一半数。

“不能只考虑眼前,咱们一旦建立起一个史无前例的盛世,京师会随着人口增长日益庞大。到那时,城市所需物资极其惊人,陆地运输耗费太大。”

奚名茗发表个人建议,“因此首先排除长安。”

“那就洛阳。”

奚名茗点头:“咱们这一代暂定洛阳。 ”

别搞大兴土木那一套,能用现成的尽量用。

别看杨广在大运河上不干人事,龙舟一造几千艘,动不动出动二三十万民夫拉纤游玩……大运河正经是超级水利工程,利于天下转输。

“暂定?”

京师还能暂定?

奚名茗让侯希白取来舆图,在大臣面前展开。

指着如今还不属于大夏的东北部,奚名茗理所当然开口道:“这一片平原,面积超过320万顷。土地肥沃,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你们想想能养活多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