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奖金过万、南方小土豆及跳水姐的奇葩相亲(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林:“好吧,主任,如果没事我先去忙了。”
他现在是栏目主编,每天有看不完的稿子,还要不停地给作者回信,提出修改意见。八十年代通讯不便,电话座机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所有的交流只能靠写信,效率极其低下。不像二十世纪,直接在网上就能搞定。
不过,大林并不知道的是,网络交流虽然便捷,却有个弊端。不少作家脾气都坏,聊上几句,你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们,然后就吵起来,然后大家合作关系终止。或者,作家和作家在群里,前头还为今天晚上吃盐水鸭聊得热火朝天,后脚就会为南京究竟是江苏还是安徽的省会,南京究竟属于不属于江南而骂起来,互相问候对方父母。
八十年代,大伙儿都写信。落成文字,自然要字斟句酌,彼此都客客气气,也少了许多事端。
即便如此,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遭遇无妄之灾。比如上半年孙朝阳就被一个疯子作者盯上,扬言要开压路机把他给压死。朝阳也是刚,直接不理。最后还是悲夫同志怕生出事来,寄了一大堆明信片、台历之类的文创产品才把对方安抚了。
说起文创,这个点子是孙朝阳出的。现在正处于文学爆炸时代,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文学期刊,如此,作家就不够用了。僧多粥少,大伙儿都在抢人,这个时候就要看编辑和作家的私人交情了。
孙朝阳就建议弄些文创产品,四时三节,给重点作家寄去。这些东西都是大林设计的,明信片和小台历上印的都是他的画儿。另外,孙助理还让大林同志设计了几款公仔娃娃,很受作家们欢迎。
孙朝阳开玩笑地说,如果将来杂志社办不下去了,大林你干脆办一家礼品公司,也能找口饭吃。
大林很奇怪,现在文学如此昌盛,杂志每月都能卖出去十多二十万本,正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能倒闭吗?再说,大家都是国家干部,不能做生意的。
设计这些文创物品,社里是给了大林版权费的,虽然不多,但累计起来也有好几十块,都一并寄回陕北老家给父母箍窑。
悲夫却叫住他:“大林,你上街去买一挂鞭炮。”
大林很奇怪:“高主任,是不是有什么喜事要庆祝?”
悲夫同志:“我也不敢确定,反正你去买就是,废什么话?你这人屁话太多,一辈子吃不上几个菜,快走快走。”他显得有点上火的样子,直接把大林给赶走了。
大林莫名其妙被凶,有点委屈,就揣了钱上街。
《中国散文》编辑部位于城郊,能够看到秋收后光秃秃的田野,附近有一家卖农资的商店,也不知道属于那个单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方圆百里之内的农民同志,常年有三四个妇女坐里面打毛衣唠嗑。
商店半大不小,里面的商品有轴承、火药、锄头、日本尿素,各种农药。商店窗户小,只一盏六十瓦的白炽灯,昏昏黄黄,看东西相当吃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