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现场直播一下误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家再次回到医生办公室,心情依然沉重。在这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医疗领域里,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死存亡。

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大家仍然心有余悸。临床上的情况往往瞬息万变,远远超出了书本知识所能涵盖的范围。有时候,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医学书籍虽然重要,但它们并不能完全揭示出临床实践中的所有变化。

那个主管大夫犹豫了一下,还是问李介宾说,“这个小李大夫,刚刚那个患者入院的时候,是不是一个麻杏石甘汤证?”

李介宾轻轻点了一下头。

只是看症状,应该是个不典型的麻杏石甘汤证。

不典型在于,患者是个没有“汗出”的麻杏石甘汤证,其脉症是发热、喘嗽,无恶寒恶风而脉数。

这和恶寒发热的麻黄汤证已经截然不同。

而实际上,这个患者入院的时候,已经迈过了太阳病的早期,此时当用“辛凉解表”法。

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白虎汤、石膏汤之类,是辛凉寒凉剂。

寒凉派与温病学派,就是从这里起家的。

不过这也就产生了新的疑问。

“中医这个热,似乎跟我们平常人理解的热不一样?”

李介宾捂脸,“当然不一样,毕竟是门学科嘛,而且咱们中医诊断学是学过的,你们都忘了吗?”

场面一时之间无比尴尬,果然,在还给老师知识这一点上,不管是不是老师,都是一样的。

中医所谓热,不拘泥于体温,因为古代也没有体温计。

有热感,需根据恶寒有无分表里。

微热,这个微热并非西医的低体温,而是热隐在里,微现于表。

大热,注意了,这个大热是大表之热,与微热相反,出现在体表之热。

所以所谓的“无大热”,是里有热,而表无热之意。

然后是往来寒热,寒与热互相往来,寒止而热上升,热止而寒出,就是典型的半表半里之热型,用柴胡汤。

潮热,不伴有恶寒恶风,有热时全身普遍发热,同时头部四肢有微汗,是阳明之热型,所谓热充满里。

身热,全身均热,不是潮热,但依然是阳明热型。

恶热,无恶寒,发热难忍,一样是阳明病之热型。

手足烦热,又称五心烦热,指手足有热感,欲伸出被外,多是虚热,应该用地黄剂,如六味地黄丸。

众人细细品味,有几位高年资大夫则是在回忆自己漫长的诊治生涯中,是否有遇到过类似的发热病人。

说来也奇怪,这些知识并不是李介宾独有,上学的时候大家也都学习过,但是此时李介宾重讲了一遍,听起来则是有了不同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