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巡阅(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的船出海之后,很快就遇上了流求水军的巡逻船。正是提前得知了秦执政要南下巡阅,已经迅速调集了附近海域里的战舰过来进行护航。
秦刚却是让其中的一艘帮他带两封书信回流求,一封给秦州的秦观,一封给此时还在唐州格致院的邹放。之后,便命令舰队继续南下,直接去广州。
去广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按现在的机构改革,原先由广州市舶司掌握的大部分权力,都要被收回到明州海事院的新设市舶司手里,而广州这里会降为市舶务。
之前提到过,以往市舶司里的官员多会由广州知州、通判以及其它官员兼任,因此,这次秦刚也得过去将这些官职收回,以便另行任命。
秦刚出京之时,已经让人着手搜集好了广州地方官员的信息:
现任知广州王古,字敏仲。他在绍圣初年时就已是户部侍郎,但是在详定役法的时候,时任户部尚书的蔡京急于表现,两人多有不合。于是他便被蔡京排挤出京,先为江淮发运使,然后便是在绍圣二年时,与那时的章楶互换了位置,他去出知广州,章楶转任江淮发运使。
王古现在这个广州知州已经坐到了第四年,一直被扔在这个地方,主要还是与他的政治立场不清晰有关。他的主张虽然倾向于新党,但却偏偏与苏轼交好,以至于,两人的交往还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苏轼在被贬去惠州的途中路过广州,正逢广州城内有瘟疫,他判断这与百姓饮水不洁有关。于是便留信给王古,提议在蒲涧滴水岩下开凿石槽,蓄清泉,再用多管凿空的竹筒连作水管,顺着地势引水入城,蓄在石筑大水槽中,再用竹管分水引到城中各处民众家门口。
苏轼的精巧构思不止于此,他还提议,在每根竹管上钻一小孔并塞住。日后一旦出现水管堵塞,只须检查塞住每根竹管的小孔,看哪根不出水,便可判明堵住的竹管,只须更换这一根,便可解决供水网的通畅问题。
王古见信后大喜,立即采纳并着手实施,这便是历史上最早的“城市自来水”工程。
此后,王古还上书朝廷,介绍了苏轼的这一发明建议,并为其请功。此奏章自然被留中不表,而王古也被盖上了“同情蜀党”的显着印记,几乎被遗忘在了南边这里。
秦刚到了广州后,还是受到了王古的热烈欢迎。
按官品来看,王古做过户部侍郎,此时的寄禄官是从三品的正议大夫,远高于秦刚的正五品中大夫;但是依着此时文人最在意的馆职,王古是宝文阁待制,却比秦刚的龙图阁待制低了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