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守得云开(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见明是一家小工厂的老板,他曾经是大企业里面的管理人员。

从实习生开始,一步步走上管理的岗位。

所以,他对现场管理的心得,是非常扎实丰富的。

一切生产的问题,到他手上,都会迎刃而解。

然而,从基层上来的管理,有一点的弊端,那就是很快遇到瓶颈,职业发展的瓶颈。

虽然,他一边工作一边进修,补齐了学历上的短板。

但毕竟跟全日制的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办公室的始终对车间的有一定的偏见。

像他们公司大区域老总,每年春节后上班,虽然不会亲自到工厂这边,但也会准备好红包,叫人带过来发放。但是,只准备了办公室员工的,没有车间人员的份。

虽然红包不多,就十块钱。

虽然车间人很多,但是不到一千人,也就不到一万块,这点钱对于大区老总来说,不算什么。

可能他觉得,车间的人都是干粗活的,没文化,容易招聘。

但是这些落在杨见明他们这些有见识的车间管理眼里,就觉得很不爽。

大公司,条条框框很多,而且很多都是虚的,加上晋升空间几乎没有,在同级别里面最年轻的杨见明,他觉得他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了。

就算这样熬下去,他也不见得能升上去。

就像老张,在这个级别都熬了十多年了,也不见有晋升机会。

于是,杨见明选择了另谋出路。

熟悉生产的人,自然是选择生产领域。

杨见明和好友搭伙,合作开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五金配件,供给大公司,同时也有做一些自主的产品——舵机,建立自己的品牌,并且在市场上受到很多客户的好评,成为这个行业的黑马。

见过了高处的风景,杨见明从零开始时,才发现,原来大公司那一套,不是什么小公司就能随随便便实现得了的,这需要很深厚的沉淀。

大到一个产品,小到一个工具,甚至是螺丝,都有可能造成停产。

原来,维持一条生产线,需要那么多稳定的供应。

但是杨见明抛开初始时的烦躁,沉下心来,将所以问题一一解决,摸索出了一套合适的生产模式来,没有繁文缛节,一切大公司有但他认为没有必要的东西都被杨见明取消掉。

杨见明培养多技能员工,建立了一个灵活快速应变的生产车间。

就在工厂人员稳定下来,效率开始有质一般的提升时,坏消息传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