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故意的疏漏?AI的助力(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不是这些人当中有人为获名利有夸大之嫌?”

“将军莫问,依圣命照办就是。”

袁阔海便不再追问。

次日,李泌事先将这些人的甲历(档案)从甲库中调取,然后直接在禁卫府开堂审问,一次两人,根据他们口述的差别互相证伪,但他们都以多夜间行动,慌乱之下无法确定当时的真实情况为由推诿,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三百禁军守卫并不是如韦坚所说,大半折损于朔州以西的追杀,而是沿途不断多次少量减员所致。

李泌没有将这个消息直接禀于肃宗,而是直接给李非写了一封密信。

此时李非已经在夏县休整完毕后进驻蒲州,李泌在信中将他调查的情况逐一说明,问李非能不能从中窥得一丝端倪。

李非抱着信看了半天,也想不出韦坚为何会掩饰他归途中的细节,不过以李非对他的了解,韦坚做事历来密不透风,绝不可能出这么大的纰漏,思来想去不得其解,便回信告诉李泌,他也没有破解之法,让李泌在没有确切的结果之前,不要轻举妄动。

李泌也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就将此事暂时搁置,向肃宗为这些人请赏后做了结案处理,一切回归正常。

在王忠嗣大军进驻蒲州十天之后,终于有了高仙芝的消息。

高仙芝脱离战场之后一路东进,最后在卫州落脚。安禄山南下之时,只在卫州驻留了两千兵马,其中一半是唐朝降军,当高仙芝围城之后,降军倒戈,主动打开城门,高仙芝不费吹灰之力夺下城池。斩杀降将之后停了两日休整,此后便一路向西入河北道、河东道,沿途不停搜罗残兵败将和失乡流民,已将队伍从四万余人重新扩充至六万兵马。目前已行至霍邑,和晋州遥遥相望。

而晋州还有先前为防史思明南下驻守的两万人马,所以高仙芝也是因此才如此行军。

这样一来,兵力一下又有了十三万之多,李非和王忠嗣得知消息之后,欣喜若狂,连忙下令,让高仙芝带着驻守晋州的两万人马全部返回蒲州,重新集结兵力以应对局势的变化。

十天之后,高仙芝率军抵达蒲州,同时给李非带来了另一个消息。

他们在河北、河东一路挺进之时,曾遇到多股三千至五千人队,根据衣着判断,有契丹、北奚、罗以及室韦等胡族。他们皆不恋战,望风即逃,应是驰援东都洛阳。

根据王忠嗣的判断,洛阳一战安禄山至少也要损失五万兵马,也需要快速扩充队伍,那这些胡人应该就是他补充兵力的来源。于是,他立即和李非商议,是否对这些胡人进行截杀。

非常时期,李非也不敢擅自决断,于是一封奏章再次发往了长安。

++++++++++++++++++++++

下辈子

李飞知道,在唐朝中期,为了避免那些史官们为了琐碎之事频繁争吵,摒弃了皇家史馆内集中写史的制度,改为可以在宫外成立独立史馆,然后汇集于中书省集中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