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潼关的纷乱:--(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辈子
众臣听李泌说完,面面相觑,眼看肃宗的态度明确,干脆也就无人再敢发声。
天宝十年(公元749年)九月,肃宗下旨,命李非陈玄礼死守洛阳,待援兵解围,同时命王忠嗣尽快剿灭叛军,解救洛阳于水火。
王忠嗣接到圣旨,既忧又喜。
忧的是双方战力有实在的差距,安禄山又了解唐军的战术战法,想要取胜希望渺茫,喜的是肃宗那里终于有了明确的态度,就是要解救李非和陈玄礼,不似以前含糊其辞。
王忠嗣和郭子仪、高仙芝连夜商议,最终决定想要夺得先机,只能先行抢占高地,以地形优势来弥补唐军冲击力的不足。因为安禄山的两处大营都是依河而建,地处洼地,只要能占据高位,无论是对于箭矢的射程还是骑兵的冲锋都有先天优势,唯一担心的就是叛军也会想到这一点,提前做好防范。
叛军当然也早已经探知到唐朝大军的动向,提前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安禄山心知洛阳城内守军已经无力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索性将二十余万大军全部集结于北营,严阵以待。
安禄山想的很简单,洛阳城内已经是粮绝之态,自己根本无需和唐军死命搏杀,只需拖一些时日,等到洛阳城内饿殍遍野,他便可以不废吹灰之力拿下洛阳城,洛阳只要得手,他便可以反过来拿洛阳城池作为挡板消耗唐军。
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喂,消耗是极其惊人的,安禄山也正是看在这一点,所以选择对峙避战,不主动发动冲锋。
所以,当王忠嗣派出两万骑兵毫无抵抗的拿下叛军营北的高地时,却发现,叛军根本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而高地距离安禄山的北营还有五里的距离,这么远即便发起冲锋,到了他的阵前反而会被叛军以逸待劳,高地优势荡然无存。
王忠嗣原本以为以安禄山一介莽夫的秉性,肯定急于交战,没想到竟选择按兵不动,眼看时间已经不能再拖,索性心一横,随即下令全军阵型前压,准备和安禄山来一个鱼死网破。
洛阳城内。
将李非送往潼关之后,陈玄礼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为了保持战斗力,陈玄礼下令将所有战马集结一处作为粮食储备,但近三万守军,单单依靠战马维持生存,每天就要近百匹的消耗,根本维持不了太久。城中百姓已经啃光了树皮,但依然饿死者众,洛阳上面的天空,成片的乌鸦集结盘旋,铺天盖地,再加上刺耳的聒噪声,一片死气,昔日辉煌宏阔的神都城,俨然已经成了人间炼狱。
李非离开洛阳后的第七天,终于有人来报,说王忠嗣的大军已经抵近洛阳,和安禄山的大战一触即发,陈玄礼听到后,心情却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只是口中喃喃说道:
“我大唐必有天助!”
潼关。
连续几日没有回音,李非心中无比的焦灼,天天问李光弼有没有长安的回文,日日眼望着西边翘首以盼,但他也知道,千尺峭壁下去尚且容易,归途却凶险无比。第六天夜半时分,突然一阵隐约的喊杀声从窗外传入李非的耳中,他急忙翻身下床,刚打开门,就见一名兵士慌张的跑到近前说道:
“右相大人,粮仓今夜被袭,幸得右相大人提早准备,李将军邀您过去。”
“人呢?抓到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