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战前的争执;--(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韦坚看完,面色平淡,轻笑了两声说道:

“我初在长安,现在梁州,一直在圣上左右,难道我背生双翅去见那史思明不成?我看,是右相守城乏累,入了幻境吧。”

“那李非关于太上皇的说法,又是何意?”

“李非的意思,应该是和史思明有关,可能他觉得如果我真的和史思明暗中勾连,目的就是为了联合起来复辟前朝,这着实有些可笑了。若是如此,我何至于劝陛下再抽调两万禁军护驾?陛下,让右相专心于长安防务,莫要再搬弄是非了吧!”

“左相看完竟然云淡风轻,甚合朕意,李非确实有些过了,退下吧。”

韦坚走了,看着韦坚的背影,一旁的李辅国低声说道:

“陛下,话虽如此,但不得不防啊!”

肃宗明白李辅国的意思,此时的他已经是惊弓之鸟,思前想后,还是给袁阔海发去了一封密旨。

长安。

眨眼间又两天过去,渭南依然平静,丝毫没有兵力调动的意思。李非也收到了肃宗一道带有斥责意味的圣旨,说让他安心防务,莫做无谓的推论,似乎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但对于李非来讲,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是他要不断给肃宗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李非非常清楚,肃宗对于自己用几十年的隐忍和几乎拿命换来的皇位,已是极为偏执,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心中升起无限的警惕。以后只要韦坚那里再有什么动静,就多了一个可以牵制他的手段。

次日清晨,一匹快马飞奔驰入长安,很快,政事堂便得到消息:安禄山终于率军离开渭南,号称二十万大军,向长安方向挺进。

该来的终于来了,就在两万禁军离开长安之后,时间卡的精准无比。

李非早就料到禁军只要离开长安,安禄山必然会趁此机会发兵,便催促郭子仪赶紧提前调整兵力部署,事实果然如此。但对于火枪的使用,屈海和郭子仪起了分歧。

郭子仪想让火枪队一分为四,分别镇守四门,但屈海却一反常态,说一定要让郭子仪率兵抵挡住先前时段的冲击,待叛军彻底放松警惕之后,再突然亮出杀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火枪的震慑作用。二人争执不下,最后让李非定夺。

两个人都有道理,郭子仪认为提前使用火枪,可以减少无谓的兵力损失,提振守军士气。而屈海则说火枪只有百余只,虽然可以点杀叛军将领,但安禄山有二十万人马,若是运用不当就完全失去了震慑的作用,所以,要等到安禄山认为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之时,突然出手才有奇效。更何况,他还留有后手。

在这个节骨眼,李非虽然知道郭子仪善战,且经验极为丰富,但神明的那些话言犹在耳,他说这些火器原本应该在几百年后才会出现,必定会改变战争的形态和格局,那就说明屈海背后的神明应该已经告诉屈海该如何去用这些东西,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