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好大一口锅(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使虽然离开了京城,可是越来越多的外商涌入了大明。
外商之中,有的是跟随朝使,而有的本身就是地方权贵组织的商队。
有这个能力的私人团体,要么是胆子大,要钱不要命,要么就是在地方首富。
来大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跳过明商这个中间商,从而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不过,就算如此,外商在大明的商贸活动,成本还是要比大明本地商人还要高上许多。
单就天津和京城这两处商业发达城市,大明商人可以利用银行而免去往返之间需要运送钱财的麻烦,而外商则不行。
别以为只有天津和京城有银行,就只能在两个城池之间流通。
随着商贸的发展,银行所吸收的商贾储蓄越来越多,自然有越来越多的商贾交易直接用银行转账。
就算银行没有发行银票,但聪明的商人自然会找到更加便捷的方法,那便是写信。
通过让人驻留在天津和京城,以商会为平台,收信人会在收到信之后,亲自到银行转账,得到回执单后,再让商会为见证,将信件连同回执发回去。
如此,就能完成一次远程转账。
看上去很麻烦,但实际操作并不难,而这样的方式,除了有朝廷的银行作为大明当前最大且最有信誉的机构外,商会作为衍生的信誉平台,也对商贾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筛选。
如此便也避免了是个人就能做大买卖的情况,从而限制了下海经商的风潮。
当然,也是因为如此,朝廷虽然随时能够从商会手中收回这项权力,但却没有那么做。
现在朱祁钰摊出来的蛋糕很大,足够很多人参与进来,自然而然,朱祁钰反过来限制了户部的权力膨胀。
陈循知道民间竟然利用银行的系统来操作转账,习惯性就觉得这样不好,很容易产生让商贾掌握权力后的问题。
可是,就连他也没想到,圣人竟然直接管都不管,还勒令各衙门不能干预。
这让陈循好几天饭都吃的不香了。
另一边,朱祁钰再次收到陈循的奏折,其中条例清晰的罗列了让商会充当信誉机构的各种坏处。
眼见陈循自己想是想不明白,而因为户部尚书想不明白,现在也逐渐外溢成侍郎想不明白,再这么下去,估计就要因此而开一次朝会了。
“兴安,宣户部尚书,陈循进宫。”
朱祁钰能理解这种明明知道问题,但是放着不解决,在没想通的情况下,确实让人很难受,索性就把陈循叫进宫。
比起朝会上的争论,开一场通气会更能直接且快速解决问题。
“是,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