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肆)(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古往今来,为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也缓慢但稳定地向前发展。
作为社会关系中最重要、具有引领性的的政治关系,自三代以降,整体趋势是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史书云: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后世常有人非议禹帝杀功臣,此事无从确证或证伪。但从宏观政治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认为这是在强化中央集权,不允许地方上尾大不掉,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支配权。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央集权是化解阶级社会阶级矛盾的唯一可行路径。
如果没有人对国家最终负责,那么国家就没有人负责,国家就会陷入各自为政的四分五裂状态。
所以,中央必须是领导一切的,同时也对一切负责。
我们周人建立的国家,最本质、最显着的特征就是管得宽、管得严,对社稷和百姓负有无限责任。这是任何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特征。”
姬十三沉吟着问道:“如果中央是领导一切的,那么皇权不下乡的说法,又是何故?”
姜云逸解释道:“皇权不下乡是一种妥协,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历史条件、技术水平以及官僚体系下,朝廷对许多地方、许多事鞭长莫及,所以不得不适可而止。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大周独特的乡土社会,形成的家国同构伦理逻辑,导致的国与家的治理权限的分野。
有史以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是任何时期政治关系中的关键力量,也是基础力量。进可以化家为国,退可以据守乡土。
皇权不下乡只是天下宗族势力的最大公约数,一旦某个宗族势力膨胀,一定会主动越过这条界线,将自身的力量投射到乡村以外的地方。
所以,皇权不下乡的部分逻辑,与地方听调不听宣是相同的,只不过皇权不下乡的负面影响可控。因为皇权不下乡只是君子协定,而皇权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下乡摧毁宗族势力。这是和地方割据最本质的不同。
第三个原因,是乡村作为最基层的社会单位,十里不同俗,不可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治理,朝廷也没有那么多治理资源去逐一管理乡村,从多个方面来看,乡村确有其自治的必要性。”
众人闻言如同醍醐灌顶,这还是头一次有人把皇权不下乡解释得如此透彻。从政治逻辑到治理逻辑到风俗逻辑。
在座的都是大周的精英,都是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佼佼者,只要不涉及经济金融以及器物学等完全陌生的领域,与当前时代有一定联系的内容都能很快上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