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比亚笛的最终选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这里,另一位股东立即表示:“既然如此,很显然自主生产是最划算的选择。
毕竟,我们本来就具备相关技术基础。”
其实,对于大多数股东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这项合作能否提升公司股价。
这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
如果合作能带来股价的上涨,那么他们就倾向于支持这个决定。
至于其他细节,他们并不太在意。
只不过,这些话不能公开说出来。
很显然,未来科技集团的崛起已经对比亚笛的股价产生了显着影响。
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合作,很可能会给比亚笛的股价带来积极的提振。
汪传福听完各方意见后,陷入了深思。
他意识到,这个决策不仅关乎技术和成本,更涉及公司的市场定位和投资者信心。
他需要在自主生产的成本效益和与行业领先者合作所带来的市场反应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他总结道:“各位,我们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预测。
我们不仅要考虑短期成本,还要权衡长期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会后,我们再深入评估方案的利弊,然后再做出最终决定。”
这个建议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赞同。
事实上,作为一位对技术有深入了解的领导者,汪传福心中早已有了定论。
他清楚地认识到,除了接受技术授权,比亚笛几乎别无选择。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决策,更关乎公司的未来生存。
他设想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场景:如果有竞争对手抢先与未来科技集团达成合作,获得了独家技术授权,那么比亚笛的锂电池项目将面临灭顶之灾。
这种情况下,比亚笛将被迫只能购买竞争对手的锂电池,不仅会大幅增加成本,更会导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失去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后果无疑会引发股价的持续下跌,甚至可能危及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整体布局。
虽然技术授权的费用看似高昂,但与可能失去市场主导地位的风险相比,这笔投资是值得的。
因此,尽管心中已有决断,汪传福仍然鼓励团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他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让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个决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让技术团队清楚,技术落后,处处是困境。
三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