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两界使者(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无论如何,接见是必要的。两国现今仍是吾大唐的附庸,使者尚未离境,恐怕还需时日登船。如洽谈无果,某些事也好说清楚。倘若拒绝接见,将来恐有麻烦缠身。"
苏定芳与牛进达对外交之事懵懂,但何靖大将军老谋深算,将责任推诿于他人,自然能避过纷争。
"那就请大将军引领使者前来。"
何乐为言毕回归主位,其他人也各就各位,两国使者并未安排席位,他们仅是附庸国臣子,在此并无立足之地。
"微臣高莫,微臣何坦,参见殿下。"
帐内走进两人,左侧年长者乃新罗国的高墨,右侧年轻些的是百济的何坦。
"二位使者跋山涉水,辛苦了。只是不知来访军营有何要事,大军即将出击,我无法久陪,有话直说吧。"
何乐为的冷淡让二人颇感不适,毕竟他们身为一国之使,理应受到尊重。高莫曾到过长安,那时备受礼遇,而今来到何乐为面前,别说礼遇,就连说话的机会也稀少得可怜……
在遥远的过去,两人或许会为了各自的王国舌战不休,然而如今,严峻的局势将一切辩论淹没。大唐的十万雄狮整装待发,高句丽的王城已如风中残烛,一旦陷落,大军去向,无人能料。于是,两者有了共同的祈愿:劝说大唐暂释兵戈。
"尊贵的领主,大唐已对高句丽施以警戒,高句丽自知其过,愿献上丰饶的土地、臣民,并倾尽国库以示歉意,望领主慈悲为怀……"
高莫担当起恳谈者的角色,然而他的话语并未触动何乐为,四周的将领们也都摇头不语。这与江北时的提议有何差异?那时能接纳便接纳了,如今兵临城下,仅剩孤城一座,重提旧话,又有何意义?
何坦则在一旁协助,颂扬着大唐的宽宏之道。两人显然是事先商量好了策略,一人诉诸实利,一人赞誉大唐。若换作一个易受影响的统帅,或许早已应允。然而何乐为注重实际,这等陈词滥调,就连他的奴隶也能说出百句,岂不比他们更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