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九十二章 十四年后人评说(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朱棣亲笔书信送达,语气罕见地严厉:“今倭寇残部龟缩海峡诸岛,若不乘胜追击,恐成后患。粮饷一事,望副帅以社稷为重,勿因小节误大局。”

顾正臣提笔回复:“社稷之重,在法度不在胜负。陛下授下官节制诸军粮饷之权,非为徇私,实为防乱。燕王忠勇可嘉,然兵威愈盛,愈当守制。否则,今日可越权取粮,明日便可擅权调兵??此例一开,国将不国。”

两封书信几乎同时发出,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

第七日,南京回音未至,前线却突生变故。

一艘挂白旗的小船深夜靠岸,送来重伤垂死的锦衣卫死士??正是当日随村上源二郎前往刺杀佐藤清正的两人之一。他断了一臂,腹部穿孔,靠一根竹管插在喉间勉强呼吸。顾正臣亲自治疗,直至其恢复意识。

“大人……”那人虚弱开口,“村上……是假死。他根本没想杀佐(tex)藤,那一刀只是作秀。真正动手的是另一个‘归降者’,名叫山田信弘,原是杨伦弟子……他说……杨家从未叛逃,而是奉了……某个大人物的密令,前往倭国传播火器技术,目的是……制造一个强大的外部威胁,逼朝廷不得不依赖某位‘capableprince’来统领全局……”

顾正臣心头巨震:“哪个王子?”

“信中只写了一个字??‘燕’。”

他猛地站起,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无数线索:朱棣为何坚持东征?为何绕开兵部直接调兵?为何急于打通西域商路?为何纵容谭渊勾结外敌?原来一切并非野心膨胀,而是一场早已设计好的“危机工程”??人为制造边患,让自己成为唯一能解决问题的人,从而逼宫夺权!

“好一招驱虎吞狼……”顾正臣喃喃,“先放杨家出去教倭人打仗,再以抗倭之名起兵,既立威望,又掌兵权,最后挟大胜之势返京,顺理成章摄政甚至篡位……这盘棋,至少布局了十年。”

他当即下令:“封锁消息,此人伤愈前不得见任何人。另,彻查洪武二十八年以来所有关于杨伦家族的档案,尤其是他最后一次面圣的记录。”

半夜,档案送至。一页泛黄的起居注引起了他的注意:洪武二十八年冬,杨伦曾密奏太祖,提出“以夷制戎,借倭练兵”之策,建议选派匠师潜入日本,协助改进火器,借此刺激大明军工革新。朱元璋批曰:“奇谋可用,然人心难测,慎之。”

“原来如此……”顾正臣闭目苦笑,“太祖早有预见,却仍准其施行。而如今,这个‘可控的实验’,已被朱棣变成了颠覆江山的武器。”

正当此时,门外急报:南京八百里加急抵达!

顾正臣疾步迎出,拆信一看,全身血液几乎冻结。

皇帝批复仅八字:“粮饷如卿所控,然……燕王功成之日,卿须退位让贤。”

末尾朱批三字:“勿违旨。”

这不是信任,是警告。

陛下允许他掌控粮道,但绝不允许他阻挡朱棣的“功业”。一旦战争结束,他必须主动交权,否则便是抗旨。

顾正臣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久久不动。

马三宝低声问:“先生……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他忽然笑了,笑声清冷如霜,“既然不能阻止他赢,那就让他赢个‘残废’的胜利。”

他转身入室,连夜起草三道密令:

其一,命福建水师暗中护送一批“难民船”前往济州岛,船上载有二百名经特殊训练的火器破坏手,任务是在战后混入日军投降仪式,炸毁陈列的新式震天雷车,嫁祸于燕王府人员;

其二,令琉球义勇营主力悄悄北移至五岛列岛附近海域,伪装成海盗,专门劫掠燕王府私自贩运的战利品船队,尤其是装载金银铜器与奴隶的船只;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启动“贞观计划”:通过高丽商人渠道,向朝鲜国王李芳远传递一份伪造的燕王府密信,内容显示朱棣承诺战后将琉球割让给朝鲜作为酬劳,以此挑起两国嫌隙,迫使李芳远在关键时刻撤军或倒戈。

“我要让这场胜利变得昂贵无比。”顾正臣将印信盖下,“让他打赢了战争,却输掉了盟友、信誉与民心。”

十日后,对马岛战事接近尾声。朱棣发布告示,宣布倭寇主力已被歼灭,残部逃亡隐岐诸岛,将于月内彻底肃清。他计划于十五日后举行受降大典,并邀请各国使节观礼,昭示大明威仪。

顾正臣收到消息,轻轻抚摸案上的《贞观政要》,翻至最后一页,提笔添了一行小字:

“英雄创世,寒门守序。世可创,序不可乱。”

然后,他走出行辕,登上楼船最高处。

东方海平线上,朝阳初升,染红整片海域。

而在远方,一支由百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正破浪而来??那是朱棣的凯旋之师,旌旗猎猎,鼓角齐鸣。

顾正臣迎风而立,衣袂翻飞,目光如炬。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