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指数恐惧的后遗症(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这不是一封指令,而是一份托付。
>
>请将这份信念传递下去:
>每个母亲都有智慧教育她的孩子,
>每个工人心里都藏着一部宪法,
>每个被侮辱的人都值得拥有尊严。
>
>不要建立我的纪念馆,
>不要以我的名字命名街道,
>不要让孩子背诵我的语录。
>
>请做一件事:
>在每年冬至,让最年幼的孩子站上讲台,
>向所有人提问??
>任何问题都可以。
>然后,全体成人必须安静倾听,不得打断,不得嘲笑,
>直到最后一个音节落下。
>
>这便是我对未来的全部期望。
>
>林承泽,光复元年腊月二十三夜。”
万籁俱寂。
雪花再度飘落,覆盖大地如纸。
苏婉儿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灯火渐次熄灭??这是民间自发响应的“静夜仪式”。七分钟后,第一盏灯亮起,接着是第二、第三……如同星河复苏。
她打开电脑,起草总统令:
>**即日起,每年冬至定为“童声日”。全国停工停课,上午十时整,由当地最小报名者登台提问,全民静听。禁止任何形式的干预或引导。违者视为侵犯国家精神根基罪。**
命令发布的同时,她收到一条短信,来自阿依古丽:
“今晚孩子们问我,如果外星人来了,他们有没有权利参加问答日?我说有,只要他们学会问问题。”
苏婉儿笑了,回复:
“告诉他们,宇宙中最珍贵的不是文明的技术,是敢于怀疑的眼睛。”
春回大地之时,桃林再度花开如海。十八位教师墓前,《公民问答》已被替换为新版,新增章节写道:
>“什么是进步?
>是强者变得更强大吗?不是。
>是弱者终于敢抬头说话,
>是曾经沉默的大多数,
>开始书写历史的名字。”
苏婉儿来到碑前,放下一支新铅笔,与林承泽那支并列。
远处,一群少年正在排练新的《归田》合奏曲。这一次,乐谱由全国各地孩子共同创作:蒙古长调引入前奏,江南丝竹点缀间奏,结尾则是彝族口弦与电子合成器的交融。
她闭目聆听,仿佛听见时光的脚步声。
忽然,一个小男孩跑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主席奶奶!这是我写的作业,老师说您可以帮我寄给一百年后的人吗?”
她展开纸页,只见稚嫩笔迹写着:
>“你好呀,未来的我。
>今天我学会了用太阳能烤红薯,还能让轮椅自动爬坡。
>我们学校新来了一个机器人老师,它不会生气,但也不会笑。
>我想问你:你们还用手写字吗?
>还会为不公平的事生气吗?
>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变得很聪明,会不会忘了怎么心疼别人?
>希望你们还好。
>我会继续问下去的。”
苏婉儿郑重地将信收好,放入即将封存的“未来档案馆”第一百零一号保险柜。柜门关闭前,她最后看了一眼编号标签:
**【2043?2143】首批“童声日”原始信件集**
风穿林而过,桃花纷飞如雨。
她仰头望天,阳光刺破云层,洒在肩头,温暖如初。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林承泽为何从不要求被铭记。
因为他们从来未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