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一十八章 诡异的僧人船(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文渊感慨道:“沈兄此行,九死一生,然终成大功,辽东得以喘息,百姓得以安宁。”

林承泽亦道:“若非沈兄断建州铁器之源,我军恐难有此胜。”

沈昭拱手道:“此皆诸位同僚之力,下官不过略尽绵薄。”

赵文渊笑道:“沈兄谦逊。然辽东战事未止,我等仍需共勉。”

沈昭点头道:“正是如此。建州虽受挫,然皇太极野心未灭,必会再起战端。我等需早作准备。”

三人遂于辽东设防,整军备战,以应未来之战。

沈昭亦未忘朝鲜之事,命人继续联络朝鲜商人,巩固铁器封锁线,并暗中资助朝鲜反建州势力,以牵制建州在朝之势力。

辽东战事虽未止,然因沈昭之谋,大明得以喘息,士气大振,百姓归心,大明之火,尚未熄灭。

沈昭虽为寒门之士,然其忠义之名,传遍天下。大明虽弱,然尚有忠义之士,愿为国赴死。

沈昭随王世子李?抵达汉城,暂居于王廷驿馆。此地虽为接待使节之所,然戒备森严,出入皆受监视。沈昭知李?虽信其言,然亦存疑虑,故行事愈加谨慎,表面以王廷特使身份协助调查建州使者之事,暗中则命李掌柜遣人潜入辽东,将朝鲜局势变化及建州铁器封锁线之成效速报赵文渊与林承泽。

数日后,王上李珲召见沈昭,于勤政殿设宴,命王世子作陪。殿中陈设华贵,朝鲜诸臣列席,气氛肃然。沈昭入殿,行礼毕,王上赐座,目光审视,缓缓开口:“沈昭,你自称王廷特使,奉命调查建州使者之事。然此事重大,孤须亲问于你,方可定夺。”

沈昭神色从容,拱手道:“回王上,下官确奉王命,调查建州使者图谋不轨之事。建州使者于汉城暗中勾结王廷大臣,欲策反边将,图谋朝鲜内乱,其心可诛,其行可诛!下官此来,非但为查证此事,更欲助王上铲除奸佞,保朝鲜社稷安宁。”

王上闻言,眉头微皱,沉吟片刻,道:“此事若真,确须严查。然建州使者亦言,你乃大明密探,煽动商人,图谋断其铁器来源。若属实,尔等岂非挑衅我朝鲜王廷?”

沈昭早料有此问,不慌不忙,取出一封密信,呈于王上:“此信乃建州使者与王廷大臣私通之书信,若王上细查,必能识破其阴谋。下官虽为大明之人,然此番前来,非为私利,实为朝鲜社稷计。若王上不信,可命人彻查建州使者府邸,必能搜出与王廷大臣往来的证据。”

王上接过密信,神色凝重,命内侍省官员即刻前往建州使者府邸搜查。不久,内侍省官员回报,果然于府中搜出数封密信,皆为建州使者与王廷大臣私通之书,言辞露骨,意图策反边将,图谋朝鲜王位。

王上震怒,拍案而起:“建州狼子野心,竟敢图谋我朝鲜社稷!孤岂能容你!”随即下令,驱逐建州使者,查办与之勾结之王廷大臣。

沈昭见状,趁势道:“王上英明。然建州虽受挫,然其野心未灭,必会再图朝鲜。若王上愿与大明联手,共抗建州,则朝鲜可保,大明亦得援手。”

王上沉吟良久,终点头道:“孤愿与大明联手,共御外敌。”

沈昭大喜,当即命李掌柜将此消息密报辽东,同时着手联络朝鲜铁器商人,巩固铁器封锁线,确保建州铁器来源彻底断绝。

数日后,辽东密信至,言林承泽已依计设伏,于清河再败建州军,赵文渊亦加强辽东防线,局势渐稳。沈昭知大明已得喘息之机,遂命李掌柜继续潜伏于朝鲜,监视建州动向,并暗中资助朝鲜反建州势力,以牵制建州在朝之势力。

然朝鲜局势虽暂稳,然王廷之中,仍有亲建州之臣,暗中勾结,欲图复起。沈昭知此事未了,遂留于汉城,协助王世子李?肃清朝中奸佞,稳固王廷。

一月后,王上病重,王世子李?监国。沈昭趁势劝其整顿朝纲,肃清奸佞,以防建州再起。李?采纳其言,下令彻查朝中亲建州之臣,革职查办者数十人,朝鲜局势渐趋稳定。

沈昭知朝鲜已无大碍,遂向李?辞行,欲返辽东。李?挽留再三,终知其心系辽东战事,只得允诺,并赠以重礼,命人护送其出境。

沈昭归辽东之日,赵文渊亲迎于城外,林承泽亦率军列阵相迎。百姓夹道欢迎,皆称沈昭为“忠义之士”。

赵文渊感慨道:“沈兄此行,九死一生,然终成大功,辽东得以喘息,百姓得以安宁。”

林承泽亦道:“若非沈兄断建州铁器之源,我军恐难有此胜。”

沈昭拱手道:“此皆诸位同僚之力,下官不过略尽绵薄。”

赵文渊笑道:“沈兄谦逊。然辽东战事未止,我等仍需共勉。”

沈昭点头道:“正是如此。建州虽受挫,然皇太极野心未灭,必会再起战端。我等需早作准备。”

三人遂于辽东设防,整军备战,以应未来之战。

沈昭亦未忘朝鲜之事,命人继续联络朝鲜商人,巩固铁器封锁线,并暗中资助朝鲜反建州势力,以牵制建州在朝之势力。

辽东战事虽未止,然因沈昭之谋,大明得以喘息,士气大振,百姓归心,大明之火,尚未熄灭。

沈昭虽为寒门之士,然其忠义之名,传遍天下。大明虽弱,然尚有忠义之士,愿为国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