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一十四章 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太极怒极,下令将沈昭囚禁,意图劝降。然沈昭始终不屈,绝食三日,终死于牢中。
消息传至辽东,赵文渊悲痛欲绝,命人厚葬沈昭,并奏请朝廷追封其为忠义侯,以彰其忠烈。
辽东军民闻讯,皆为之动容。林承泽亲率大军,于辽东边界设伏,大败建州先锋,以报沈昭之仇。
沈昭虽死,然其忠义之名,传遍天下。大明虽弱,然尚有忠臣良将,愿为国赴死。辽东战事虽未止,然士气大振,百姓归心,大明之火,尚未熄灭。
沈昭被俘之后,建州军营内顿时掀起一场风暴。皇太极亲自下令,将沈昭关押于大帐之中,命人日夜看守,意图劝降。然沈昭自知此番难以脱身,便以绝食明志,表明忠节。
建州军中,虽多为女真将领,然亦有数人曾与沈昭有过交集,对其才智颇为敬佩。其中,便有一人??巴图鲁。此人乃阿哈出旧部,素来敬重沈昭,虽未参与叛逃,然心中已有动摇。
巴图鲁暗中观察沈昭数日,见其虽身陷囹圄,却神色自若,毫无惧意,心中敬佩更甚。他知皇太极性情多疑,若沈昭始终不降,恐遭极刑。巴图鲁思忖再三,终下定决心,欲助沈昭脱身。
当夜,风雪交加,天寒地冻。巴图鲁借巡视之名,悄然潜入沈昭囚室。沈昭见其到来,微微一笑,道:“巴图鲁兄,你来意为何,我已知晓。”
巴图鲁低声道:“沈先生,将军已下令,明日午时,便要将你处死。我知你忠义,不愿你死于敌手。我愿助你逃出此地,只要你能活着回到辽东,便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沈昭凝视他片刻,终是点头:“多谢巴图鲁兄。”
巴图鲁取出一柄短刀,递予沈昭:“你且藏于怀中,以防万一。我已安排妥当,待子时更响,便带你出营。”
子时,寒风凛冽,营中守卫多已倦怠。巴图鲁引沈昭自后营小道潜出,避开了数道哨卡,终于抵达营外。然就在他们即将翻越营墙之际,忽闻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数名建州骑兵疾驰而来。
巴图鲁神色一变,低声道:“不好,皇太极已察觉你失踪,派人追捕!”
沈昭沉声道:“巴图鲁兄,你且离去,我自会脱身。”
巴图鲁摇头:“我既已助你,便不会半途而废。”
说罢,他抽出腰间弯刀,迎向追兵。沈昭亦拔出短刀,与巴图鲁并肩而战。
两人虽武艺高强,然敌众我寡,战至半途,巴图鲁身中数刀,鲜血直流。他强撑身躯,将沈昭推向一旁密林,低声道:“快走!我为你争取时间!”
沈昭眼中闪过一丝悲痛,然知此刻不可迟疑,遂咬牙转身,跃入密林之中。
巴图鲁独战数名骑兵,终力竭而亡。而沈昭则借密林掩护,一路疾行,终于摆脱追兵。他深知,若欲重返辽东,需绕道蒙古,方能避开建州封锁。
数日后,沈昭终于抵达蒙古边境,与辽东方面派出的密探接头。赵文渊得知沈昭未死,大喜过望,立刻命人接应其返回辽东。
沈昭归来之日,辽东军民皆出营相迎。赵文渊亲自出迎,执其手道:“沈先生,你此番死里逃生,实乃大明之幸!”
沈昭拱手道:“若非巴图鲁兄舍命相救,我亦难脱身。”
赵文渊叹息:“巴图鲁之忠义,亦令人敬佩。然如今,你既已归来,便需养精蓄锐,以备下一场大战。”
沈昭点头:“建州必因我之事,对我辽东发动报复。我军需早作准备。”
赵文渊道:“林将军已加强防线,然皇太极狡诈,恐另有图谋。”
沈昭沉思片刻,道:“皇太极若欲报复,必先以小股兵力试探,而后大军压境。我军需设伏于关键要道,以挫其锐。”
赵文渊点头:“此计甚妙。然我军兵力有限,若处处设防,恐难兼顾。”
沈昭道:“可设疑兵于抚顺,使其误以为我军主力仍在抚顺,而暗中将精锐调往清河与开原之间,设伏待敌。”
赵文渊沉吟片刻,道:“此计可行。林将军,你即刻调兵前往清河,设伏于开原至清河之间,以待敌军。”
林承泽拱手领命,随即起身离去。
沈昭又道:“此外,还需派人联络蒙古与朝鲜商人,设法截断建州铁器来源。若能令其军械匮乏,便可延缓其南侵之策。”
赵文渊点头:“此事我已命人着手,然建州盘查甚严,恐难奏效。”
沈昭道:“可由我亲自前往朝鲜,与那边的商人联络,以确保铁器断流。”
赵文渊皱眉:“此去朝鲜,路途遥远,且建州亦必设卡盘查,恐有危险。”
沈昭淡然一笑:“若能为大明延缓建州南侵之机,些许危险,不足挂齿。”
赵文渊凝视他良久,终是叹息:“沈先生,你之忠勇,令人敬佩。然我亦知,你此番前往朝鲜,恐难再全身而退。”
沈昭拱手道:“若能为朝廷尽一份力,便是死,亦无憾。”
赵文渊点头:“好,我即刻命人准备文书与银两,助你前往朝鲜。”
沈昭谢过赵文渊,退出议事厅。
翌日清晨,沈昭整装启程,离开辽东,前往朝鲜。风雪之中,他的身影渐行渐远,辽东之外,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