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八十八章 倒霉的平章八兰(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景隆内心火热,先生说过,自己能带六十万兵,虽说这次带的只是一万兵,还是个副将,可这一身本事也不是白学的,兵学院的课也不是白上的,眼看两军已不到四百步,身旁的军士准备抽箭,于是喊道:“不要出手,追至二百步再动手!”

这个时候出手,或许能射伤几个元军,可无济于事,耽误下来的速度很难追回来的,必须一鼓作气,追到足以大量杀伤敌人的距离。

李景隆马鞭挥舞,身体前倾,一双眼带着冷静与沉稳。

没有畏怕,只有......

延熙七十年秋,辅臣书院内,赵文渊与林承泽依旧在讲堂中授课,讲授辽东边务实务。堂中坐满新一批辽东边务科学生,皆为寒门子弟,心怀报国之志。赵文渊手持辽东地图,讲解道:“诸位,辽东虽地势险要,然女真诸部散居山林,若欲治理辽东,必先通其地、识其人、晓其势。今日之课,便是教诸位如何从地理、风俗、部族关系入手,掌握辽东之实情。”

林承泽亦道:“诸位皆为寒门子弟,朝廷设立辅臣书院,便是为诸位提供入仕之途。然辅臣之道,非仅在文章,更在实务。诸位若欲成为辽东之治者,必先明其利害,知其得失。”

众学子皆凝神听讲,不时记下要点。课后,赵文渊与林承泽于书院密室中议事。赵文渊道:“林兄,今乌拉、辉发已归附朝廷,然建州努尔哈赤仍盘踞辽东,其势虽孤,然不可轻视。若其暗中联络蒙古诸部,或可再起边患。”

林承泽点头道:“赵兄所言极是。我等需继续派遣学子前往女真诸部,以通商、翻译为名,暗中监视其动向。此外,朝廷已命辽东卫所加强边防,然若能得女真内部亲明之士相助,方可事半功倍。”

赵文渊沉思片刻,道:“我意,可命辅臣书院学子假作商贾,前往建州,设法打入努尔哈赤内部,以探其虚实。若能得其军情,朝廷便可早作应对。”

林承泽道:“此策可行。然此行风险极大,需选派胆识兼备之士,方可胜任。”

次日,赵文渊与林承泽召集辽东边务科中通晓女真语、精通商贾之道之学子,于书院密室中遴选人选。赵文渊道:“诸位,朝廷已知努尔哈赤仍有异心,然其内部虚实,尚不明确。今我等需派遣密探,潜入建州,设法打入努尔哈赤内部,以探其军情。”

一名学子问道:“大人,若被建州识破身份,恐有性命之忧,我等该如何应对?”

林承泽答道:“此行虽险,然关乎朝廷安危。若能成功,便是大功一件。若被识破,朝廷亦必设法营救。”

赵文渊道:“诸位皆为辅臣书院之才,此番使命虽艰,然若能完成,便是朝廷之功臣。望诸位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众学子皆拱手应命,誓愿赴命。最终,赵文渊与林承泽选定三名学子,命其假作商贾,携带辽东特产,前往建州,设法打入努尔哈赤内部。

与此同时,辽东总督府亦加强边防,命辽东卫所于女真诸部边境设防,并派遣斥候深入女真诸部,监视其动向。朱允?亦命兵部加强辽东兵力,并命礼部继续遣使前往乌拉、辉发,以巩固其与朝廷之关系。

延熙七十一年春,辅臣书院所遣学子已潜入建州,设法与努尔哈赤部族接触。其中一名学子名唤张廷玉,聪慧机敏,善于交际,不久便得努尔哈赤信任,被安排于其部族中担任通译。张廷玉趁机探听建州军情,并将所得情报密报朝廷。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亦察觉朝廷对其戒备,遂命其部族加紧操练,并暗中联络蒙古诸部,企图联合对抗朝廷。朱允?闻讯,立即召集顾明远、王敬之与李仲良议事。朱允?道:“朕知努尔哈赤仍不甘心,今其联络蒙古诸部,恐欲再起边患。朕欲命辽东卫所出兵,震慑其势。”

顾明远奏道:“陛下,若朝廷出兵,恐激怒努尔哈赤,使其提前举兵。臣以为,可命辽东卫所加强边防,并遣使前往蒙古诸部,劝其勿与努尔哈赤合流。”

王敬之道:“陛下,臣愿前往蒙古,劝其与朝廷修好,以分化其势。”

朱允?点头:“此策可行。朕命你为使,即刻启程。”

王敬之领命而去,辽东卫所亦加强边防,命斥候深入女真诸部,监视其动向。

延熙七十二年夏,辅臣书院所遣学子张廷玉于建州取得重大进展。他探得努尔哈赤已命其部族将领率兵秘密操练,并准备于秋季举兵,袭击辽东。张廷玉立即将此情报密报朝廷,并设法拖延努尔哈赤备战之期。

朱允?接信后,立即召集顾明远、王敬之与李仲良议事。朱允?道:“朕已知努尔哈赤欲于秋季举兵,袭击辽东。朕命辽东卫所立即备战,并命李仲良整顿辽东防务,以防不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