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八十四章 大明英烈不朽(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林文昭,则于翰林院中,静观其变。他知书院之志,已如江河奔流,不可阻挡。他望向远方,心中默念:“书院之志,终将不灭。”

山风拂面,书声琅琅,书院之中,寒门子弟奋发图强,书院之志,亦如星火,照亮天下。

沈仲文府中烛火摇曳,映得众人神色不定。他缓缓起身,踱至窗前,凝视夜色中沉寂的庭院,低声道:“林文昭既得朝廷支持,我等若再不行动,恐将无计可施。然则,若以正面对抗,朝廷必护书院。唯有从书院根基入手,方能动摇其势。”

座中一人皱眉道:“沈兄之意,莫非仍要从书院与乱党勾结之事入手?然此前已派人查访,未见端倪。”

沈仲文冷笑一声,道:“非也。书院行事虽谨慎,然人非圣贤,岂能无过?我已命人在书院附近布下眼线,只待其稍有不慎,便可大做文章。”

正说话间,门外又匆匆进来一人,低声禀道:“老爷,书院近日有异动,朱承志命人加强巡查,且书院诸生皆闭门不出,似有防备。”

沈仲文闻言,面色微沉。他知林文昭等人已察觉己方动向,心中更添几分不安。他沉吟片刻,道:“书院既已戒备,便不可轻举妄动。然则,若能于书院内部挑起纷争,使其自乱阵脚,亦不失为一策。”

座中一人迟疑道:“书院诸生皆忠于林、朱二人,若无凭据,恐难挑拨。”

沈仲文目光微冷,道:“书院之中,未必皆为忠义之士。若有重利相诱,自有人甘愿为我所用。”

话音刚落,门外又有人急步而入,低声禀道:“老爷,京中传来密信,林文昭已将江南世家之劣迹整理成册,拟于近日上奏。”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沈仲文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道:“此事非同小可。若林文昭所奏属实,朝廷必将彻查江南旧族,我等危矣。”

座中一人急道:“沈兄,此事当如何应对?”

沈仲文沉思片刻,缓缓道:“林文昭所奏,必有夸大之处。我等需早作应对。一则,遣人入京,贿赂朝中旧臣,设法阻其上奏;二则,于江南广布流言,言林文昭所奏皆为虚妄,意在打压世家,扶植寒门。”

众人皆点头称是。沈仲文又道:“此外,还需设法拖延时间,使林文昭无法顺利上奏。若能拖延月余,待朝廷风向有变,我等便可反客为主。”

正商议间,门外忽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人匆匆入内,低声禀道:“老爷,书院中有人求见,自称有要事相告。”

沈仲文微微一怔,旋即道:“请他进来。”

片刻后,一名身着儒衫的青年步入厅中,神色略显紧张。沈仲文打量此人,见其面生,便问道:“你是何人?有何要事?”

青年拱手道:“小人姓李,乃书院中一介学子。近日书院之中,有人暗中散布流言,言林大人所奏皆为虚妄,意在借朝廷之手打压旧族。小人知此事关系重大,故特来告知。”

沈仲文闻言,心中一动。他略一沉吟,便道:“你既为书院学子,为何要来告知此事?”

李姓青年低头道:“小人虽为书院学子,然亦知书院之志未必全然正义。若书院真有借朝廷之力打压世家之意,小人实难苟同。”

沈仲文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旋即笑道:“你既有此心,可见忠义。然此事关系重大,你可有证据?”

李姓青年迟疑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上前道:“此信乃书院中某人所写,言及此事。小人不敢久留,故冒死前来。”

沈仲文接过书信,展开一看,果然见其中提及书院欲借朝廷之力打压旧族之事,言辞激烈,似有煽动之意。他心中暗喜,知此事可大做文章。

他沉声道:“此事若属实,书院之志恐非如其所言那般光明正大。你既愿为我所用,我自当保你周全。”

李姓青年拱手道:“小人愿为沈老爷效劳。”

沈仲文点头道:“好。你且留在府中,待我安排。”

待李姓青年退下后,沈仲文环视众人,道:“书院之中,已有内应。我等可借此事大做文章,使书院自乱阵脚。”

座中一人问道:“沈兄之意,莫非要借此事挑起书院内部纷争?”

沈仲文冷笑道:“正是。书院之中,既有忠于林、朱之人,亦有心存疑虑者。若能借此信之事,使书院内部起疑,乃至分裂,书院之势,自可动摇。”

众人皆点头称是。沈仲文遂命人将书信抄录数份,遣人送往江南各地,广为流传。又命人散布流言,言书院欲借朝廷之力打压旧族,意图独揽朝政。

数日后,江南各地皆传书院欲借朝廷之力打压旧族之事,书院之中亦起波澜。部分学子对林、朱二人产生疑虑,甚至有人私下议论,书院之志恐非如其所言那般光明正大。

朱承志察觉书院之中异样,遂召集书院诸生,言道:“书院之志,乃为天下谋公道,非为打压世家。诸位若疑书院之志,不妨直言。”

一学子起身道:“大人,近日江南各地皆传书院欲借朝廷之力打压旧族,不知此事可有其事?”

朱承志沉声道:“书院之志,乃为寒门子弟谋仕途,使天下士人皆有入仕之机会。若旧族子弟亦能凭才学入仕,书院亦无异议。然若旧族子弟倚仗门第,欺压寒门,书院自当为其鸣不平。”

那学子又道:“然则书院所奏,是否确有夸大之处?”

朱承志正色道:“书院所奏,皆为事实。若旧族子弟果有不法行为,书院自当揭露,以正朝纲。”

众学子闻言,皆沉默不语。朱承志知书院之中已有分歧,遂命人加强巡查,以防有人暗中挑拨。

与此同时,林文昭在京中亦察觉江南旧族之动向。他知沈仲文等人必有动作,遂命林景明加紧调查江南旧族之不法行为,并命人将书院所奏整理成册,准备上奏。

林景明领命,遂日夜整理文书,将江南旧族侵占田地、勾结贪官、欺压百姓之事一一列举,准备上奏。

而林文昭,则于翰林院中,静观其变。他知书院之志,已如江河奔流,不可阻挡。他望向远方,心中默念:“书院之志,终将不灭。”

山风拂面,书声琅琅,书院之中,寒门子弟奋发图强,书院之志,亦如星火,照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