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唐设想(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宽简单的将占城稻的事情,跟李世民说了一遍,李世民在思索,李承乾在思索,连李恪和李泰都在思索。
李宽感觉让此时的大唐君王父子们,感知一下这个世界,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别总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不一会儿,李世民皱着眉头问李宽,严肃的说道:“宽儿,刚才你们兄弟玩闹,朕不管,但这稻种的事情,你是从何而知的呢?
虽然我们是父子,但朕希望,现在你跟朕说实话,君无戏言。”
李宽感觉眼前的李世民,此刻又从父亲的角色,转换到了帝王了,要知道,这是在说,关于天下百姓的肚子问题啊
大唐有最勤劳的农夫,却守着自己的仅有的土地,在辛苦耕种着,粟米,糜子,小麦,再多的粮食,也满足不了这嗷嗷待哺的大唐百姓啊。
更何况,关中的土地在减少,不断的耕种,让土地贫瘠,均田制在这一刻看出了后劲不足。
因为国家在休养生息,人口在不断增长,勋贵们的赏赐增多,土地兼并的问题,也在悄然出现。
士族勋贵去兼并地主的土地,地主在兼并农夫的土地,农夫沦为佃户,为了能减轻税收压力,甘愿将土地挂在勋贵士族地主们的名下,这不是变相的从封建制度,倒退到了奴隶制度了吗?
大唐的税收来自农夫,也就是自耕农,农夫都没了,那国家财政,怎么去运转呢?
更何况,百姓就是单纯的想,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已,这点在后世看来小小的要求,在此时的大唐,就是一种奢侈。
为了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为了战争储备,李世民下令各地设立义仓,但这节流的方式,也得有开源的方式,作为基础才行啊。
李宽感觉得让这大唐的百姓吃饱,这不是责任,不是义务,是自己内心的仁义,李宽不想这大唐,每逢灾年就要饿殍遍野、甚至易子而食。
李宽清了清嗓子,说道:“父皇,儿臣在恩师孙真人的那里,看到残破的医书。
里面有记载着,草药的分布的,顺带说到了当地的粮食,但因为是残卷,儿臣了解的也不多。
但儿臣想来,能写到书中的东西,应该不会错的,再说了,让我大唐就近的州县,去弄些稻种来耕种试试看,不就知道了吗?”
李世民听后,呵呵笑道:“宽儿,也就是说,你也没见过那稻种喽?那怎么说这稻种在室韦、靺鞨等地,能种出更好的吃的米来呢?这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