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这就是大科学家的影响力吗?好想也这么说一句试试看啊(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实验室中,王安只感觉自己口干舌燥,心脏在剧烈跳动。
仅仅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那台量子计算机就能够完成对锂空气电池中最关键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隔离交换膜’的模拟计算设计,这简直超出了他对计算材料学的理解。
要知道无论是高精度模拟需求的超大算力,还是材料复杂性所带来的挑战都使得=计算材料学尚未达到‘广泛应用’的成熟度。
好吧,或许量子计算机的出现的确能够解决高精度模拟需求的超大算力,但多元复杂体系模拟计算所带来的缺陷、界面、非平衡态等等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尤其是在锂空气电池的隔离交换膜的研发上,其复杂度可以说远超常人的想象。
要知道川海材料研究所可并不缺‘计算力’,这里有两座大型超算中心,一座是最早的硅基芯片超算,另一座是后面碳基芯片研发出来后用建造的。
相对比其他的研究机构来说,川海材料研究所的计算资源充沛到足以让其他研究员的眼泪从口里面流出来。
但计算力并不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核心。
尤其是锂空气电池隔离交换膜这种含多种元素、多相共存的材料的模拟计算研发,其相互作用复杂,模型构建和参数化困难的程度令人头皮发麻。
然而就算是王安再怎么不相信,测试的实验结果就摆在面前,令他不得不信。
深吸了好几口实验室中的冷气,王安这才将震撼的心绪稍稍稳定不少。
他干咽了口空气,忍不住看向站在面前的那位徐院士,颤颤巍巍的开口问道:“如果它真如您所说的一样,是无极量子超算中心仅花费了两个半小时就模拟计算出来的结果。”
“那么.....”
“这将是材料学自开创以来最大最惊人的改变!”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通过量子计算机来进行模拟计算和研发,且计算材料学有着主流计算软件多为命令行操作,需要深厚的物理、数学、编程背景,门槛高。从计算结果提炼出可指导实验或设计的实用知识,需要深厚的专业洞察力,自动化程度低等等各种缺陷。
以及既精通材料科学和工程问题,又掌握计算方法和编程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稀缺等等。
但这些缺点在现如今拥有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材料学面前都不是问题!
仅仅两个半小时就能解决锂空气电池的隔离交换膜难题,尽管能有这份效率和能力离不开他在此之前所研究的《电化学的微观实质反应量子理论》和建立起来的参数化模型,以及这些年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实验数据。
但这份效率和计算能力,却已然成为了改变材料研发的直接性手段,说它是材料领域的一场科技革命也丝毫不为过。
过去实验主导传统的材料研发长期依赖“试错法”的手段,将在这一刻转向通过高精度模拟计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