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高句丽的反应(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金没有搭话,刘义符道:“兵器铠甲可以用金银,而器械,本王希望两国可以用粮食。”
二人有些意外,粮食,说实话,粮食新罗、百济两国并不缺乏,拿出来购买器械不在话下。
半岛地势决定,两国和高句丽的不同,也是高句丽总要南下的原因。
《三国志·高句丽传》记载:“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秽貊,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都于丸都之下,方可二千里,户三万。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
从中可以得知高句丽建国之初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山多农耕地少,且因纬度高并伴随着漫长的冬季、导致植物生长周期长,严重制约了农作物的种植及生长,使高句丽的粮食供应变得困难,从而高句丽人养成了“其俗节食”的习惯。
而在半岛北部,大部分地区的无霜日是在140~180天,甚至靠沿海地区还出现了长达200天左右的无霜期,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更长一些。
所以定都纥升骨城、国内城和迁都平壤后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生长周期都可能存在差别。
另外,公元2世纪—4世纪曾出现过气温极寒的现象,《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载“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文献记载公元225年10月曹丕到广陵视察士兵演习时,淮河突然结冰,说明当时气温极低。
在公元280至289年这种极寒天气达到了顶点,据文献记载当时每年阳历5月份就开始降霜。
虽然现在的高句丽情况好了很多,但是玄菟郡的丢失让高句丽感觉到了危机,尤其随着人口的增多,粮食问题再次困扰高句丽,所以,高句丽必须北上或南下。
但是,北上有魏国阻挡,只有南下才是好的选择。
很快,新罗和百济决定立刻派人回国,向两国君主汇报这个消息。
其实他们知道,不论是新罗君主讷只麻立干还是百济的毗有王,都会同意的,这可是守城利器,毕竟现在两国以防御为主,不会主动招惹高句丽。
这次虽然器械没有定下来,但是兵器铠甲却先定了下来,两国各购买两万,以扩建两国军队,以防高句丽的攻击。
两国使者派出的人乘坐小船,返回百济,然后告知百济毗有王,百济毗有王派人告知新罗君主讷只麻立干,然后派人在港口等待新罗来人。
随后,消息传回宋国,两国使者则则很快再次约见刘义符和黄金,说明可以利用粮草换床弩等器械。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两国各购买两千架投石车和一百架床弩。
床弩只能从青州及周边各州府库调集,至于投石车,数量不够,只能调集工匠打造。
好在,只是射程不那么远的投石车,普通工匠即可,根本用不上将作监。
很快,青州方面开始从各郡府库中调集那些已经淘汰的床弩,和一些投石车,至于不够的,则由都督府工匠打造,这样就可以短时间内凑齐这批床弩和投石车,至于兵器铠甲,青州淘汰的不够,只能从徐州调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